AI导读:

随着A股市场的回暖,人形机器人作为新兴科技备受瞩目。春节前,机器人概念股大涨,基金经理纷纷加仓布局。2025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量产元年,市场对人形机器人的投资热情高涨。

随着A股市场的逐步回暖,投资者们的目光再次聚焦于具有创新潜力的领域。其中,人形机器人作为近年来备受瞩目的新兴科技,其二级市场投资机会成为了投资者们热议的话题。特别是在蛇年春晚后,一群身着小红袄、挥舞红手绢的机器人以其独特的东北秧歌表演迅速走红网络,进一步激发了市场对人形机器人的关注和热情。

春节前,A股市场中的机器人概念股已经掀起了一波大涨行情。大牛股金奥博在短短10个交易日内录得了8个涨停,展现出强劲的市场表现。作为民爆智能装备的龙头企业,金奥博受益于行业“机器人换人、自动化减人”的趋势,其核心竞争力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此外,冀凯股份、冀东装备等机械设备与备件类公司也纷纷走出连板行情,长盛轴承、拓普集团等多只概念股同样大涨,市场对人形机器人的投资热情可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多位基金经理对人形机器人产业持乐观态度,并在去年四季度大幅加仓相关概念股。以长盛轴承为例,该股票不仅出现在金鹰基金张展华管理的金鹰中小盘精选A的前十大重仓股首位,还受到了格林基金刘赞管理的格林高股息优选A、格林鑫利六个月持有C等基金的青睐。此外,被动指数基金也成为部分机器人概念股的重要持仓主力,进一步彰显了市场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的看好。

开源证券研报指出,人形机器人产业正逐步从主题投资阶段过渡到高成长投资阶段,核心在于寻找确定性的环节及公司。预计2025年及以后,特斯拉、英伟达等巨头的多个重要事件将对投资节奏产生显著影响。特别是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的量产进程备受关注,其2025—2027年的整机量产目标分别为0.5—1万台、5—10万台、50万台起,这无疑为资本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基金经理们普遍认为,2025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量产元年。从政策端来看,国家及地方政府已推出一系列支持政策,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从软件层面看,AI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加速了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进程。同时,人形机器人也已经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实现了商业化落地,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因此,基金经理们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投资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

展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人形机器人产业有望迎来更加快速的发展。作为发展潜力大、应用前景广的重要新兴产业赛道,人形机器人有望获得政策的持续支持,中长期配置价值值得关注。对于投资者而言,在深入挖掘人形机器人二级市场投资机会的同时,也应保持理性分析,谨慎决策。

(图片及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