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春节假期,上海外滩、南京路步行街等景点迎来大客流,全市文博美术场馆、剧院剧场推出多场高品质展览与演出,文旅融合与消费活力成为新春主旋律,迎来新春文旅消费“开门红”。

  随着春节假期进入尾声,上海外滩、南京路步行街、陆家嘴及豫园等多个热门景点继续迎来汹涌人流。为了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全市多家文博美术场馆和剧院剧场推出了多场高品质展览与演出,文旅融合与消费活力共同奏响了新春的主旋律。

线下消费场景:传统年味与现代潮流的完美融合

  从大年初二起,外滩、南京路步行街、陆家嘴等热门区域便连续迎来络绎不绝的游客。为了将游客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南京路步行街的购物场景焕然一新,传统年味与现代“烟火气”交相辉映。

  记者在现场观察到,节日期间南京路步行街世纪广场举办的“2025南京路禧市集”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江南梅花糕、非遗糖画糖人、章鱼小丸子等特色美食摊点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品尝,旁边的“繁花”文创产品也备受青睐。置地广场的上海伴手礼临街店推出了现场试吃体验活动,蝴蝶酥、龙须酥、大白兔奶糖等包装精美的上海特产更是让游客们争相购买。

南京路禧市集节日氛围浓厚,人气爆棚。 李宝花摄

  在南京路的多家商厦内,二次元柜台成为了人气最旺的区域。百联ZX创趣场前,孩子们拉着家长进店挑选心仪的商品,而家长们虽然直呼“看不懂”,却也乐于陪伴孩子享受这份乐趣。宏伊广场的泡泡玛特旗舰店更是人山人海,收银台前排起了长队,与新春热映电影《哪吒2魔童闹海》合作的潮玩手办更是供不应求。

  据春秋旅游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上海依然位居国内出游排行榜首位,三亚、长白山等地也备受游客喜爱。长三角地区的居民则更倾向于选择上海、苏州等地的酒店度假式年夜饭套餐,今年的预订人次同比增长近50%。

泡泡玛特旗舰店内游客络绎不绝。 李宝花摄

文博美展:点亮城市文化空间

  春节期间,全市100余家博物馆、美术馆及剧场推出了丰富多彩的精品展览与演出活动,“观文博”“看美展”“赏好剧”成为了上海假日旅游的品质首选。

  作为城市的文化地标,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凭借“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持续吸引大量观众前来参观;而上博东馆举办的“印象·派对:POLA美术馆藏印象派艺术大展”更是成为了开年的重磅展览,汇集了莫奈、雷诺阿等印象派及后印象派大师的精品。

  在上海各区,多家博物馆也推出了各具特色的主题展览。闵行博物馆的“贞观鉴——大唐历史文化主题展”展出了大量唐代精品文物;奉贤博物馆的“山庄瑰宝梵宇藏珍——避暑山庄·外八庙宫廷文物特展”则展现了避暑山庄与外八庙的历史与艺术魅力;青浦区博物馆的“落纸云烟——纪念清初书法家沈荃400周年诞辰特展”则是国内首个以沈荃为主题的展览。此外,嘉定博物馆、上海电影博物馆等也推出了精彩的主题展览。

苏州河游船新春航次迎来近景魔术表演,为游客带来别样的文化体验。

  在当代艺术领域,中华艺术宫推出了纪念吴昌硕诞辰180周年艺术大展,精选了140余件诗书画印等精品;西岸美术馆则举办了“另辟前卫:摄影1970-2000”特展,首次在中国大规模呈现蓬皮杜中心摄影类馆藏作品。此外,程十发美术馆、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等也推出了一系列主题文博、美术展览。

  节日期间,各类话剧、音乐剧、音乐会等文艺演出在沪各大剧院剧场精彩上演。茉莉花剧场、亚洲大厦·星空间黑匣子、上海话剧中心等剧院纷纷上演了备受观众喜爱的剧目。

  在首个“非遗”春节长假期间,上海以文旅融合和“文旅+科技”“传统+时尚”的多维供给方式,在满足市民游客假日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了线下消费场景,迎来了新春文旅消费的“开门红”。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