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春节前夕,多家金融租赁公司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复盘上年工作并规划未来。行业面临多重挑战,千亿级公司巩固优势并培育新增长极,中小公司加快转型升级。同时,强化风险管控成为行业共识。

  春节前夕,国内多家金融租赁公司纷纷召开2025年度工作会议,全面复盘2024年工作成果,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并精心规划部署2025年的工作任务与目标。

  回顾过去一年,金融租赁行业迎来了重大变革,8号文新政正式实施,同时《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也在经历公开征求意见后,于去年11月落地生效。在这一背景下,“变革”与“转型”成为了行业发展的关键词。

  步入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金融租赁行业面临着利差收敛、业务风险增加等多重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多家金融租赁公司明确表示,将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和客户结构,进一步强化全面风险管控的质效,并积极增强数字化动能,以创新驱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巩固优势,培育新增长极

  据统计,2024年金融租赁行业“千亿俱乐部”成员并未增加,依然保持在15家。这些千亿级金融租赁公司纷纷表示,2025年将巩固现有业务优势,同时加快培育新的增长极,以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为行业龙头,交银金融租赁公司资产规模已超4300亿元,多项经营指标位居行业前列。该公司深耕航运、航空、设备租赁等业务领域,是全球最大的金融船东。在2025年工作规划中,交银金租明确提出将巩固航运租赁业务的领先优势,聚焦绿色航运发展的新机遇;同时深挖航空租赁业务的发展潜能,深度支持国产飞机及“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此外,交银金租还将深度探索新基建、新能源产业链条的价值赋能,促进集团内科技金融与银租业务的联动,进一步扩大直租业务规模,并继续推进跨境设备租赁业务的发展。

  工银金融租赁公司则聚焦服务“五篇大文章”,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深化“一省一策、一行一策”战略,生态化构建“大中小微个”客群体系,持续加强清单式营销。同时,该公司将着重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及新赛道行业的研究布局,积极拓展新型基础设施租赁业务,增强风险研判和管控能力。

  江苏金融租赁公司作为唯一一家A股上市的金融租赁公司,过去一年在高端装备、能源环保、交通运输三大板块继续领跑,直租业务投放占比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国际化探索也取得了有力突破。2025年,该公司将把握产业调整与科技革命下的结构性机遇,以增量破解困境,继续提升精专行业能力、零售支撑能力、设备管理能力和精细化管理能力。

中小金租公司加快转型升级

  与千亿级金融租赁公司相比,中小金融租赁公司在注册资本、资金成本等方面相对处于劣势,但通常立足本地、与区域经济联系紧密。去年,受股东层面影响,多家小型金融租赁公司发生了股权变动。

  据统计,2024年共有3家中小金融租赁公司推进或完成了易主,另有3家中小金融租赁公司的大股东通过增资或受让股权实现了持股比例上升。然而,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一些中小金融租赁公司依然坚持专注主业、立足本地,转型升级取得了明显成效。

  例如,资产规模超过700亿元的湖北金融租赁公司去年实现业务投放376亿元,其中转型业务投放近百亿元;投放湖北区域的占比超过四成,科技、绿色及普惠租赁累计投放同比翻番。2025年,该公司将全面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公司整体专业化金融服务能力,并突出“精准化资产配置、负债端资金保障拓宽及成本管控、转型发展第二赛道开辟”三大攻坚任务。

强化风险管控,确保稳健发展

  随着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多项监管文件的落地实施,防风险、守底线、促合规等关键词也频频出现在金融租赁公司2025年的经营重点工作中。

  多家金融租赁公司明确表示,将加强风险管控体系建设,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例如,交银金融租赁公司将加强境外美元流动性风险管控,保持本外币流动性和融资成本的动态平衡;强化全面风险管控质效,并加强境外风险管理。工银金融租赁公司则计划推动全面风险管理2.0体系实施,深化三道防线、“9+X”类风险管理;并加快推进公司智能风险预警及监测控制系统建设。

  此外,农银金融租赁公司、光大金融租赁公司等多家企业也纷纷表示将强化全面风险管理,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提升内控合规水平,确保资产质量稳中向好。

(图片及文章来源:券商中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