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寨县中药材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任巧英家的转型故事
AI导读:
五寨县胡会乡大胡会村的任巧英通过种植中药材黄芪实现增收,五寨县中药材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种植面积大幅扩大,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任巧英积极参与黄芪种植全产业链,带动当地农户增收。
正月初五迎财神,山西省五寨县胡会乡大胡会村的任巧英家中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与希望的气息:一家人围坐在温暖的炕头,共享着团圆饭,热议着药材账上的丰收喜悦。
“以往种植玉米,每亩地的收入仅为一千一二百元;而自两年前转种黄芪以来,每亩地的收益已跃升至两千元。”54岁的任巧英满脸笑意地分享着她的转型故事。
2017年,乡里一家新兴的中药材公司发布了种植黄芪的招聘信息,并承诺以优惠价向农户提供种苗,收获后再以保底价回购。对于中药材种植一无所知的任巧英,毅然决定迈出尝试的步伐,加入了这一新兴产业的行列。
从头年5月小心翼翼地撒下黄芪种子,每隔一厘米精心播种,到第二年4月挖出筷头粗、四五十厘米高的种苗,再将其移栽至大田,株距保持在5厘米左右,直至10月下旬开始收获……任巧英逐渐掌握了黄芪的生长习性,并积极参与到了黄芪育苗、移栽、种植、收获及加工的全产业链中。
无论是播种、浇水、拔草,还是起挖、整理、切片、挑片……在夏秋农忙季节,任巧英总是清晨便下田劳作,每天至少工作10个小时;而在冬春季节,她则转至工厂内,专注于挑选与加工黄芪片。
随着日子的红火,任巧英所在的五寨县正和堂药材有限公司自2018年至2021年期间,已与600户农户签订了中药材合作种植协议,带动人均增收超过3000元。
目前,五寨县已有6000多人投身于中药材生产行业,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从2016年的1.8万亩大幅扩展至现在的5万多亩,其中黄芪种植面积更是超过了2万亩。
“中药材产业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挂职干部、五寨县政府党组成员张东亮表示,五寨作为黄芪、党参等多种中药材的传统优势产区,近年来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持续支持,包括种植补贴的发放、良种繁育基地与优势品种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的建设,以及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的开展。同时,当地还不断完善“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推动中药材种植的规范化发展。
今年春节,任巧英并未给家中添置太多新物件,而是满怀信心地规划着未来:“今年我打算再租上百八十亩地,争取再多赚些钱!”
(记者:田晓航) 新华社北京2025年2月2日电
(文章来源:新华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