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月2日,汕头市潮阳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英歌嘉年华活动,18支英歌队超千名舞者同台竞技,共同以中华英歌舞动潮阳。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潮阳英歌的魅力和风采,还推动了潮汕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传播,增强了海外华侨华人的文化认同感。

羊城晚报讯 记者赵映光、通讯员潮阳宣报道:2月2日(大年初五)上午,汕头市潮阳区文光塔广场及城区主干道热闹非凡,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节奏和激昂的呐喊声,一场别开生面的英歌嘉年华活动在此激情上演。此次活动汇聚了涵盖慢板、中板、快板等多种流派的18支英歌队,超千名舞者同台竞技,共同以中华英歌舞动潮阳,展现了浓厚的“年味”。

据了解,本次活动在潮阳英歌历次展演中,不仅流派丰富、人数众多,而且规模宏大,堪称空前。当天上午9时,随着喜庆热烈的锣鼓声响起,两支由十多名五六岁萌娃组成的幼儿英歌队率先登台亮相,拉开了嘉年华活动的序幕。紧接着,16支成年英歌队轮番登场,男子英歌队舞步稳健、阳刚豪迈,尽显英歌舞的阳刚之美;女子英歌队则英姿飒爽、槌花多变,展现了英歌舞柔美巧妙的一面。

活动现场,38位风格各异的“时迁”竞相登场,他们凌空翻腾、金蛇起舞,竞相拿出看家绝活,同台“斗舞”。其中,年龄最小的“时迁”黄可昕年仅5岁,却展现出了非凡的技艺。而在巡游现场,一支绵延3公里的流动队伍更是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的目光。48只潮阳醒狮开阵引路,超千名英歌舞者和38名花篮妹妹紧随其后,现场吆喝声、掌声不断,众多市民游客纷纷拿出手机、相机争相记录这震撼人心的“超燃”瞬间。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英歌嘉年华活动还吸引了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等10个海外潮人社团的代表参加。他们由潮阳城南忠精英歌队授教,此次也派出代表随队参加巡游演出,共同庆祝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其中,来自澳洲潮汕同乡会英歌队的队员张人懿更是加入了城南忠精英歌队,为演出助力添彩。

潮阳英歌作为汉族民间广场情绪舞蹈,是傩文化的遗存,集武术、戏剧、舞蹈于一身。在实践中产生了不同的英歌流派,包括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和快板英歌三种。其舞姿风格多样,刚柔并济,激荡人心。自1996年11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英歌艺术)”以来,潮阳英歌更是声名远播。2006年5月,潮阳英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潮汕地区乃至全国的文化瑰宝。

近年来,潮阳区高度重视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不仅成立了潮阳英歌艺术研究中心,还定期举办潮阳英歌大讲堂和英歌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加强地方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力度。同时,潮阳区还深度发掘培育“英歌+旅游”新业态,以文化赋能“百千万工程”,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目前,潮阳全区共有各级英歌传承人47人,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1人、市级7人、区级38人。辖内每个镇(街道)都有英歌队,全区英歌队伍更是达到了130多支。此外,潮阳区还共建成英歌传承基地10个,其中省级传承基地1个、市级传承基地1个、区级传承基地8个。

随着潮阳英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海外社团开始关注并学习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目前,潮阳区已通过传授教学共助推6个海外潮属社团成立英歌队。这一举措不仅推动了潮汕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传播,还增强了海外华侨华人特别是新生代华人的文化认同感,为推动传统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作出了积极贡献。

(文章来源:金羊网 财经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