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债权投资计划收缩,资产证券化业务增长成新趋势
AI导读:
2024年保险债权投资计划新增业务量继续减少,登记数量和规模均较2021年高峰减少三成左右。与此同时,资产证券化业务却呈现出较快的增长势头,资产支持计划规模迅速扩大。未来,保险资管机构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业务模式,以适应新的市场形势和投资者需求。
在2024年度,保险债权投资计划的新增业务量继续呈现下滑趋势,这标志着保险资管市场在债权投资领域正面临新的调整。
据券商中国记者获取的行业数据揭示,2024年全年,保险资管机构共登记债权投资计划375只,相较于2023年的数量减少了69只,同比下滑幅度达到15.54%。同时,登记规模也缩减至6177.33亿元,同比下降16.03%。这一趋势是自2022年以来,债权投资计划连续第三年出现减少,登记数量和规模均较2021年的高峰时期下降了约三成。
在保险资管的另类固收业务版图中,债权投资计划的收缩与资产支持计划的显著增长形成了鲜明对比。业界专家指出,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正日益受到保险资管的重视,其核心驱动力在于存量资产的盘活需求。
具体而言,2024年的债权投资计划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减少,其规模也连续第三年出现收缩。这些债权计划作为保险资管的一种非标资管产品,过去十多年间一直是保险资金直接投向实体项目或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地产、基建等传统行业的调整周期到来以及融资环境的收缩,债权计划的新增登记量自2022年起开始呈现下滑态势。
尽管如此,最新登记的债权计划仍然较好地契合了保险资金的特性,平均投资期限接近7年,且平均投资收益率保持在4%以上。尽管整体投资收益率有所下降,但资质较好的项目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回报。
与此同时,资产证券化业务却呈现出较快的增长势头。其中,资产支持计划作为保险资管广泛开展的业务类型之一,自2021年9月从注册制改为登记制后,业务规模迅速扩大。据统计,2021年登记的资产支持计划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500多亿元;2022年更是突破3000亿元;2023年则进一步增至近4600亿元。虽然2024年的登记规模略有下滑,但仍保持在高位水平。
业界专家普遍认为,资产证券化业务将成为未来保险资管另类业务的一大重点。在2024年11月下旬召开的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2024年四季度保险资金运用形势分析会”上,多位保险资管高管就表达了对存量资产盘活业务的重视,并指出要围绕新兴产业、存量资产等方向加快创新升级。
综上所述,2024年保险债权投资计划的收缩与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增长共同构成了保险资管市场的新格局。未来,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监管政策的持续调整,保险资管机构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业务模式,以适应新的市场形势和投资者需求。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