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游客春节来华旅游热,深度体验中国年
AI导读:
春节期间,外国游客纷纷来华旅游,深度体验中国年的热闹氛围和文化魅力。上海、成都等地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过境免签政策为外国游客提供了极大便利。游客们纷纷表示,这次旅行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文化和历史。
来自芬兰的詹内·塔尔瓦伊宁携妻子在上海度过了为期两周的旅行,深度体验了沪上春节的浓厚氛围。从东方明珠电视塔的壮丽景观,到迪士尼乐园的欢乐时光,再到外滩的迷人夜景和朱家角古镇的古典韵味,他们的足迹遍布上海各大知名景点。塔尔瓦伊宁兴奋地展示了手机相册中的照片,每一张都记录着他们夫妻二人在上海的难忘瞬间。他感慨道:“我们早已对上海心生向往,中国的过境免签政策为我们的旅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今年春节,恰逢“春节”成功申遗后的首个春节,也是中国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实施后的第一个春节。这一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外国游客来华的热情,他们纷纷来到中国,体验原汁原味的中国年,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中国民众增进友谊,加深了解。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自然成为了许多外国朋友来华旅游的首选之地。据上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统计,自春节假期以来,截至2月1日17时,该总站已查验入境外籍人员达4.1万人次,其中免签入境的外籍人员数量更是高达2.2万人次,占比高达53.7%。这一数据充分展示了外国游客对中国旅游的浓厚兴趣。
首次来华的比利时游客西贝·德斯梅特对上海的豫园灯会赞不绝口。他一到上海,便迫不及待地和朋友前往豫园,欣赏以《山海经》中的神兽、奇花异草等为造型的花灯。九曲桥上的花灯如梦似幻,让他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创意和美学设计的梦幻世界。他一边拍照留念,一边与朋友热烈讨论花灯的设计理念,感叹每一盏花灯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示了中国历史的深度和广度。
在高达632米的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瑞士帆船运动员埃利亚·科伦坡乘坐超高速观光电梯,仅用约1分钟就来到了位于118层的观光平台。从这里俯瞰繁华的上海都市风貌,他感慨万分:“看着这些地标性建筑在灯光下熠熠生辉,我深刻感受到这不仅是一个城市的美丽风景,更是一个国家开放发展的缩影。通过这个视角,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国的崛起和发展。”
在浙江丽水青田县方山乡龙现村,哈萨克斯坦小伙子扎尔加斯也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他第一次尝试写毛笔字和春联,虽然笔触略显生疏,但写出的“福”字却充满了喜庆和祝福。此外,他还加入了青田鱼灯舞的表演队伍,在村民的指导下,两米长的竹制鱼灯在他手中左摇右摆,灯影在黛瓦白墙上投下跃动的波纹。这次体验让他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乐趣。
来自阿富汗的托希也应中国朋友之邀来到青田过年。他品尝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包括鱼头豆腐汤、清蒸全鱼、春卷等美味佳肴。朋友的母亲向他解释了每种食物的象征意义,如“年年有余”的鱼,这让他对中国美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此外,他还和朋友家人一起包饺子,感受到了家的温馨和团圆的味道。厨房里欢声笑语不断,托希学得有模有样,他包的饺子甚至被大家夸赞像一艘小船。
春节期间,四川成都同样热闹非凡。成都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数据显示,1月28日至2月2日13时,成都航空口岸查验入境旅客达44720人次。来自俄罗斯的娜塔莉亚·彼得罗娃第一次来到成都,她精心规划了春节旅游攻略,包括吃火锅、喝盖碗茶、看大熊猫、体验非遗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她的手机日程上密密麻麻记满了这些精彩的瞬间。
与彼得罗娃同行的安德烈则对被誉为“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的阆中情有独钟。他从天府国际机场乘高铁直达阆中,对中国高铁的四通八达和舒适便捷的服务赞不绝口。在阆中古城,他们白天观看民俗表演,晚上则走进落下闳大剧院观看大型文艺节目《阆苑传奇》。安德烈表示:“在阆中古城体验了龙狮巡游、竹马牛灯等春节习俗文化,真是让我大开眼界、难以忘怀。”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经重新编排与润色,以保持内容的新鲜度与可读性。)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