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天津市外贸总体稳中向好,进出口总值达8115.6亿元,民营企业成为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租赁贸易同比增长247.9%,天津海关采取多项创新举措支持保税租赁产业发展。

天津海关近日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度天津市对外贸易展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全市进出口总值达到8115.6亿元人民币,同比微增1.3%,连续四年稳居8000亿元大关之上。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年度出口总值历史性突破3900亿元大关,标志着天津市出口贸易迈上了新的台阶。

据天津海关副关长郑德武介绍,民营企业已成为天津市外贸的中流砥柱,2024年进出口额高达3692亿元,占比攀升至45.5%,成功取代其他类型企业,成为天津市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民营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活力与韧性,也反映了天津市在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方面的显著成效。

天津燕都甘栗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立光分享道:“我们公司加工的板栗产品远销海外,得益于农业、海关、商务等部门的精心服务和政策支持,板栗产业得以在海外市场稳步拓展,实现了新的增长。”

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与改革创新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天津市租赁贸易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同比增长高达247.9%。天津海关自贸处处长田家超指出:“租赁贸易模式为境外承租企业提供了灵活的融资选项,避免了大额购买资金的一次性支出,有效减轻了企业的财务负担。”

为进一步促进保税租赁产业的发展,天津海关充分利用综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一方面,加强与全国其他直属海关的跨关区合作,建立了异地监管合作机制,提升了监管效率;另一方面,大力支持飞机维修改装业务,探索保税租赁与保税维修政策的叠加效应。此外,天津海关还创新性地推出了“租赁+保税展示”监管模式,有效解决了租赁企业在无租约情况下的租赁标的物处置难题,为租赁贸易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本文总结了2024年天津市对外贸易的总体情况,特别是民营企业在其中的突出表现,以及租赁贸易的显著增长和创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