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春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到48亿人次,同比增长7.2%。铁路、公路、水路和民航均承载了大量客流,各地交通部门积极应对返程客流高峰,落实便民利民举措,确保旅客平安、有序、温馨出行。

 春运人流从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最新发布的消息中我们了解到,2025年2月2日,即春运的第20天,全社会的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到了惊人的31932万人次。其中,铁路客运量贡献了1450万人次,公路则承载了30102万人次的人员流动,水路和民航的客运量分别为138万人次和242万人次。这一数据清晰地描绘了春运期间我国交通运输的繁忙景象。

回顾整个春运过程,自2025年1月14日春运首日启动至2月2日,全社会的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已经累计预计达到48亿人次,与2024年同期相比,这一数字增长了7.2%。值得注意的是,从农历正月初二开始,全国跨区域的人员流动量就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正月初三、初四、初五这三天更是连续超过3亿人次,均超过了去年同期的水平。这充分说明了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人们的出行意愿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春节假期期间,预计全社会的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会持续保持高位运行。面对如此庞大的客流量,各地的交通部门积极应对,采取了多项便民利民举措,努力为旅客创造一个平安、有序、温馨的出行环境。从加强运力调度到优化服务流程,从提升服务质量到加强安全保障,各地的交通部门都在全力以赴,确保每一位旅客都能顺利、安全地返回家乡或目的地。

此次春运不仅是对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一次大考,更是对各地交通部门应急响应能力和服务水平的一次全面检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交通运输体系已经具备了较强的承载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各地的交通部门也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数据和信息均来自官方发布,确保准确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