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技术助力肯尼亚番茄产业增产增收
AI导读:
肯尼亚番茄产业受病虫害和气候变化影响严重,南京农业大学与肯尼亚埃格顿大学合作引入中国番茄病害防控和嫁接技术,助力当地农民增产增收,降低病虫害发病率,提高产量和品质。
新华财经内罗毕11月24日电 (记者李卓群)肯尼亚作为非洲重要的农业国家,番茄产业在其农业经济中占据显著地位。该国高地、山谷及沿海地区均广泛种植番茄,但多以小农户露天种植为主,易受天气和病虫害侵扰。据数据显示,2023年肯尼亚番茄种植面积达29万公顷,产量68.1万吨,消费量则维持在67.8万吨。
近年来,连作重茬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肯尼亚番茄生产遭遇严重挑战,病虫害如青枯病、潜叶蛾频发,部分地区甚至出现绝收现象,严重打击了种植户的积极性,对农民生计和当地营养摄入产生深远影响。因此,肯尼亚急需引入高产、抗病性强的温室种植技术。
在此背景下,肯尼亚将目光转向中国,寻求农业技术支持。2022年,南京农业大学与肯尼亚埃格顿大学携手合作,将中国先进的番茄病害防控技术和嫁接技术引入肯尼亚,并启动“通过番茄价值链中的创新园艺解决方案赋能农村青年”项目。该项目于2023年底获得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的立项资助。
位于肯尼亚纳库鲁郡奈瓦沙湖畔的乔纳·卡兰贾农场,成为最早采用中国嫁接技术种植番茄的种植户之一。卡兰贾表示,传统番茄种植易受病虫害和极端天气影响,且市场价格低廉。而采用中国嫁接技术后,番茄产量显著提升,品质更佳,他对未来收益充满信心。据他透露,新的嫁接品种售价可能翻倍。
在另一处实验农场,玛丽·姆万吉种植的嫁接番茄在温室中茁壮成长。她坦言,嫁接番茄不仅收成好,而且减少了杀虫剂的使用。通过中国专家的培训,她掌握了精细的作物管理技术,每次收成的数量都有所增加。当地市场对高品质嫁接番茄的需求旺盛,顾客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
中肯联合培养的农业技术专家斯蒂芬·吉滕古指出,嫁接番茄果实较大,产量显著提高。他认为,种植嫁接番茄不仅能帮助当地农民实现增收,还能增强粮食安全。未来,他们计划通过在线平台销售这些高品质番茄。
埃格顿大学园艺学专家、孔子学院外方院长约书亚·奥格温诺表示,中国农业技术助力肯尼亚番茄种植户增产增收。通过引进番茄嫁接技术,示范点农户种植的番茄苗抗病性强、生长迅速、品质优良、产量高。据他介绍,该技术已显著降低青枯病发病率,提高产量至每亩5000-6000公斤,每亩增收约10万肯尼亚先令。
南京农业大学援非专家刘高琼教授介绍,嫁接技术在中国是常用的技术手段,已广泛应用于瓜果蔬菜和果树的栽培。目前,项目已建立15个示范点,开展10余次技术培训、示范推广,共有1000余人参加培训。
南京农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肯尼亚埃格顿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刘玉涛认为,中国农业嫁接技术在肯尼亚番茄产业成功落地得益于三点因素:一是较为成熟的南南合作框架下农业技术转移、人员培训、技术示范推广模式;二是双方坚实的合作关系和组织保障提升了项目运转效率;三是基于需求满足和问题解决的技术转移保证了技术的成功落地。
(图片说明:肯尼亚农民正在接受中国专家的番茄嫁接技术培训)(图片来源:新华财经)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