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春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持续增长,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客运量均有所上升。上海、广东、新疆等地采取多项措施应对春运返程高峰,确保交通顺畅和安全。

人民网北京2月2日电(记者 乔雪峰)据交通运输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春运进入第20天,即农历正月初五,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到31932万人次。其中,铁路客运量展现出强劲势头,达到1450万人次;公路则继续作为主力军,人员流动量高达30102万人次,其中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占据主导,达到27212万人次,公路营业性客运量则为2890万人次;水路和民航客运量也分别达到了138万人次和242万人次。

与前一天相比,2025年2月1日(春运第19天,农历正月初四)的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为31430.1万人次,环比增长3.4%,同比2024年春运同期更是增长了4.3%。这一数据表明,随着春节假期的深入,人员流动量持续攀升。

交通运输部公路院中路高科大数据行业研发中心副主任刘冬梅指出,自2025年1月14日春运启动至2月2日(春运第20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累计达到48亿人次,与2024年同期相比,总量增长了7.2%。特别是从正月初二开始,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迅速增加,正月初三、初四、初五连续三天均超过3亿人次,且均超过了去年同期水平。预计在整个春节假期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持续保持高位运行态势。

针对春运返程高峰,上海虹桥火车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月1日至2月6日为虹桥火车站返程客流高峰时段,闵行区交通委充分发挥虹桥枢纽区域大客流监控及网约车调度管理平台的作用,联合多家网约车平台进行现场管理及调度,确保市民出行顺畅。同时,上海市全面提升国际游客的出行体验,全面打通公交、地铁、市域线机场联络线、磁悬浮、轮渡、出租车、共享单车、智慧停车等多元化出行场景,并提供交通信息实时查询、公共交通“一码通行”等便捷服务,进一步提升了上海国际化交通服务的能级。

广东省在春节前半程的交通运行总体平稳有序。为确保返程高峰期间的交通顺畅,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将继续按照省、部要求,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大客流变化”两大风险因素,每日进行研判和全程调度。通过加强信息发布、宣传引导和应急值守等措施,重点加强粤北路段除冰雪、琼州海峡轮渡保障、深中通道等跨江跨海通道保畅、繁忙高速公路疏堵及服务区服务、“两站一场一港口”等重点枢纽高峰疏运等工作,确保保畅通、守安全、优服务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也提前部署了应对春运返程高峰、大交通叠加和极端天气变化的措施。通过加强分析预判、充实运能运力、强化除雪除冰、做好安全生产等工作,全力保障春运返程的安全、便捷和温馨。同时,加大铁路、公路、民航、邮政、城市客运等服务保障力量储备,提高综合运输效能。目前,全区已投放营运客车4.3万辆,并储备了1623辆应急客车。此外,还加强了城市公共交通、出租汽车与铁路、道路、民航等信息的共享,有效衔接城乡客运与干线运输,确保出行“最先”和“最后一公里”的畅通。为应对极端天气,全区已启动57个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中心,部署了216处防雪保通点,配备了3835名保通人员和1496台套养护(应急)装备,以及16711吨融冰融雪物资和4823吨防滑料。同时,密切关注阿勒泰、伊犁、塔城等风雪灾害重点路段,提前预置应急力量,充分防御极端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国省干线公路造成的影响。

(文章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