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新能源车充电情况调研:便捷性提升,供需匹配待加强
AI导读:
2025年春运期间,中国证券报记者驾驶新能源车进行长途返乡之旅,调研高速公路服务区新能源车充电情况。发现充电站普及度提升,但供需匹配效果有待加强。充换电服务企业加强运维管理,推出优惠政策,确保新能源车主充换电需求得到满足。
2025年春运期间,中国证券报记者亲身体验了一场新能源车的长途返乡之旅,驾驶一辆最大续航里程约420公里的新能源车,从北京出发,穿越河北、河南多地,最终抵达河南新蔡,全程约900公里。期间,记者不仅经历了晴天、雨天、雨夹雪、中雪等多种天气状况,还深入调研了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新能源车充电情况。
在春运返乡及春节期间走亲访友的过程中,记者发现,尽管遭遇了多变的天气,但由于雨雪强度较低且高速公路融雪除雪及时,未遇到路面结冰等危险情况。同时,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新能源车充电设施已相当普及,几乎成为服务区的标配。然而,一些地方的供需匹配效果仍有待提升。
在河北保定境内的大广高速公路西演服务区内,国家电网公司建成的临时充电桩与固定充电站共同为新能源车提供充电服务。本报记者王可/摄
充电便捷性显著提升
在位于河北冀州的大广高速公路服务区,一位天津牌照的新能源车车主张先生表示,他不担心从北京开车到海南过年的充电问题。导航软件可以实时显示途中高速服务区充电桩的占用情况,帮助他合理规划服务区停靠和充电时间,既避免了“充电焦虑”,也不会比驾驶燃油车多花太多时间。
大广高速公路冀州服务区内,新能源车正在有序充电。本报记者王可/摄
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已建成充电桩3.31万个、充电停车位4.93万个,较2023年底分别增加1.21万个、1.66万个,覆盖率从85%提升至97%,基本实现了除少数高海拔服务区外的全覆盖。同时,各地广泛应用120千瓦及以上的快充设施,部分省份还建设了600千瓦—800千瓦的超充电站,以满足短时快充需求。
河南漯河境内的京港澳高速漯河服务区内,新能源车主正在排队等待充电。本报记者王可/摄
针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供需平衡问题,相关部门已采取积极措施。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负责人表示,正根据充电繁忙服务区分布情况增设移动充电设备,并加强与城市侧充电资源的共享共用,以缓解充电排队压力。
充换电设施运维管理加强
春节期间,新能源车主的充换电需求迎来新一轮高峰,这对充换电基础设施和行业服务水平提出了重大考验。为此,充换电服务企业通过加强运维管理、推出优惠政策、提升安全保障措施等措施,确保新能源车主的充换电需求得到满足。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动交通与储能分会联合多家主要运营商举办了春节充换电服务保障行动倡议会,共同承诺采取多项措施,向社会提供安全、便捷、高效、温馨的充换电服务。星星充电、奥动新能源等企业也分别提出了具体的保障措施,如加强平台监控、巡查力度,提升员工技能与安全意识,储备应急物资等。
河南驻马店境内的京港澳高速驻马店服务区内,蔚来汽车的换电站正在为车辆进行动力电池自动更换作业。本报记者王可/摄
此外,新能源车主已习惯通过高速公路可变情报板、导航App、“e路畅通”小程序等渠道提前了解充电设施设备的使用状况,合理选择充电地点并做好行程规划。特斯拉、特来电等企业也推出了多项优惠措施,如“春节归乡充电卡”、“护航春节旅行”电站搜索标签等,为新能源车主提供更多便利。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