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今年春节期间,上海餐饮市场呈现出火爆态势,各大餐饮门店客流络绎不绝,销售额大幅增长。同时,随着“免签朋友圈”的扩容,外籍消费者激增,为上海餐饮消费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今年春节期间,上海餐饮市场呈现出火爆态势,展现出强劲的消费复苏迹象。

2月1日,澎湃新闻记者实地探访了上海多家餐饮门店与知名商圈,发现今年春节期间的餐饮消费和商业零售市场恢复势头迅猛。各大餐饮门店客流络绎不绝,门口排起了长队。据统计,多家餐饮品牌在上海地区的整体销售额实现了两至三成的同比增幅,部分门店的销售额甚至呈现倍增态势。

此外,随着“免签朋友圈”的扩容,入境游持续升温,大量外籍消费者的到访为上海餐饮消费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据部分餐饮门店反映,外籍游客的接待量占比高达15%,部分门店日均接待外籍游客桌数超过十桌。

1月31日,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布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前四天,上海共接待游客943.5万人次,同比增长7.61%。

餐饮市场迎来春节消费热潮,除夕夜包间预订再现“一厢难求”

呷哺集团旗下品牌湊湊火锅上海环贸门店经理袁伟表示,今年春节档环贸门店客流同比增长约两成,除夕至初三同比增幅更是达到五成,上海地区整体大盘增幅也接近两成。他坦言,今年餐饮市场的复苏态势超出预期,政府政策支持、消费券的发放以及物业方的扶持等措施都起到了提振消费的作用。

海底捞人民广场店店长胡小征也透露,从除夕到初三,门店平均每天接待人次约为1300至1500人次,主要是外地来沪旅游游客和外籍游客。与去年同期相比,门店除夕、初一的营收均有所增长。

海底捞人民广场店客流情况显示,春节期间餐饮消费市场需求旺盛。

半天妖烤鱼在春节期间推出“不打烊”服务,人流量同比增加很多,销售额也实现稳定增长。半天妖餐饮集团公关总监朱敏表示,上海区域除夕至初三的销售额同比增长约22%。

西贝东方路店店长张雨秋也感受到了餐饮消费市场的复苏态势。他表示,春节期间门店客流量和销售额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尤其是年夜饭预订方面,包括散台和包间在内,提前十几天全部订满,出现“一厢难求”的现象。

消费新潮相互赋能,多元化业态的深度融合促使商圈在新春期间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潜力。上海环球港凯悦酒店总经理单亮表示,多元的消费模式受到广大消费者欢迎,春节期间上海环球港的客流和销售额实现增长。

新春期间,上海环球港推出了一系列融合了国潮元素的庆祝活动,点燃了节日消费热情。

上海新茶饮消费市场也在春节期间迎来火爆增长季。柠季上海区域运营总监沈爱妹表示,春节期间上海门店日均销售额环比增近六成,尤其是线下门店的活力正在回归。

此外,霸王茶姬全国门店业绩也在春节期间大幅增长,其中上海区域外滩、武康路等景区门店同比增长均超100%,外国游客显著增多。

外籍消费者激增,上海餐饮市场迎来国际客流

在“免签朋友圈”扩容的作用下,入境游持续高速增长。作为最受欢迎的入境游目的地之一,上海春节期间吸引了大量外国游客。他们纷纷打卡上海传统的小吃、点心以及本帮菜,体验“非遗游”的魅力。

豫园饮食文化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恰逢春节首次成为非遗以及豫园灯会三十周年,整体客流增长显著。为迎接国内外客流,门店推出了蛇年主题新品,尤其是宁波汤团店的“蛇来运转”汤团,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欢迎。

来自瑞士的游客Olivier偕家人来上海旅游,选择了在人民广场的海底捞火锅品尝中国美食。他表示,在上海过春节很有意思,可以看灯会、逛市集,还有很多美食可以品尝。

海底捞人民广场店店员与韩国消费者合影,展现了上海餐饮市场的国际化氛围。

随着外籍游客的增多,上海餐饮门店也积极调整服务策略,以满足国际客流的消费需求。例如,海底捞门店增加了免费冰淇淋的供应,并在小料台新增了春节特色水果砂糖橘;湊湊火锅则切换了多个上海门店的自助水果品种,并增加了真露竹炭酒等酒品供应。

山石榴丰盛里店店长张俊表示,近期外国游客对具有民俗特色的餐饮品牌更感兴趣,他们普遍对餐厅的酸辣口味、服务和氛围给予高度评价。

总体来看,今年春节期间上海餐饮市场呈现出火爆态势,不仅国内消费者热情高涨,外籍消费者也纷至沓来。这得益于政府政策支持、消费券的发放以及物业方的扶持等多方面的努力。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