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新”政策加力扩围,消费活力新年显著提升
AI导读:
新年伊始,“两新”政策加力扩围,设备更新支持范围扩大,以旧换新补贴家电产品种类增加,市场各方参与热情高涨。政策在扩大有效投资、提振消费需求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国家发展改革委强调一视同仁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参与,推动政策落地生根。
“两新”政策加力扩围,消费活力迎来新年开门红。新年之初,随着设备更新支持范围拓宽至电子信息、安全生产及设施农业等诸多领域,以旧换新补贴的家电产品种类由去年的8类大幅增加至12类,同时,针对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推出购新补贴政策,这一系列举措的落地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市场各方参与“两新”的积极性,政策的杠杆效应正持续显现。
作为年度备受瞩目的经济政策之一,“两新”不仅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更是扩大内需、提升消费品质的有效手段。以“两新”为杠杆,既能够加速老旧设备的更新换代,提升生产效率,又能够激发消费潜能,促进消费品的迭代升级,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据统计,2024年全年汽车报废和置换更新数量超过650万辆,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总量达到2000万台(套)以上,同时形成了约28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量。从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来看,“两新”政策在扩大有效投资、提振消费需求、促进绿色转型以及改善社会民生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两新”政策的落地实施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和许多新生事物一样,在实施过程中,“两新”政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的政策执行差异、市场准入门槛的不统一,以及如何实现政策短期实施与长远目标的协同发展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市场经营主体参与“两新”的积极性。
例如,有企业反映,在某些地区,只有具备公司营业执照的商家才能参与“两新”政策,个体工商户被排除在外。同时,对一般纳税人的开票金额也有明确要求,普遍要求营收规模在400万元以上,并具备3个月的垫资能力。这使得一些规模较小、税收贡献较少的个体户无法享受政策红利。
此外,还有一些商家因为“两新”政策的某些严苛要求而不愿参与以旧换新活动。例如,有些地方在执行以旧换新流程时,要求回收的旧车必须统一按报废处理,这使得商家无利可图。而在以往,一些小商家通过二手车交易还可以获得一部分利润。
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部分市场经营主体对“两新”政策的实施产生了误解和担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观点是认为以旧换新活动被大商家垄断,小微企业没有价格优势,生存空间受到挤压。特别是众多注册登记的家电类个体工商户难以参与政策,长此以往可能导致中小商家的倒闭。
针对这些担忧和误解,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负责人多次回应并强调,将一视同仁地支持线上、线下渠道,不同所有制、不同注册地企业参与以旧换新活动,一视同仁地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参与“两新”政策。事实上,今年以来,“两新”政策已经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随着实施机制的不断完善,设备更新的审批流程正在逐步简化,以旧换新的资金分配更加合理,补贴资金的兑现也更加及时高效。
一视同仁地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参与“两新”政策,推动“两新”政策在全国范围内落地生根,是加快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近期发布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明确提出,将为经营主体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确保所有经营主体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从这个意义上讲,一视同仁的背后是企业享受公平待遇、市场焕发活力的体现。这样的一视同仁,无疑将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繁荣。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有删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