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林草局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累计实施湿地保护修复项目3700多个,新增和修复湿地100多万公顷,湿地面积稳定保持在5635万公顷以上,建立了2200多处湿地自然保护地。

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我国在湿地保护与修复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全国范围内已累计实施了超过3700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直接促进了湿地资源的有效保护与恢复。在此期间,我国新增及修复的湿地面积超过了100万公顷,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我国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坚定决心,也体现了我们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做出的积极贡献。

更令人振奋的是,得益于这些保护措施的实施,我国的湿地面积得以稳定保持在5635万公顷以上,为众多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宝贵的栖息地,同时也为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物多样性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此外,为了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我国已建立了2200多处各类湿地自然保护地,这些保护地的建立为湿地资源的长期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湿地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被誉为“地球之肾”,在调节气候、净化水质、蓄洪防旱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不仅关乎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更与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福祉息息相关。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大湿地保护力度,推动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