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低空经济正成为新时代交通变革的先锋,无人机配送引领新潮流。多省市两会聚焦低空经济,政策推动下,低空经济有望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本文详细解析了低空经济的发展现状、市场规模及未来前景,并介绍了多家企业积极布局低空经济的情况。

低空经济正逐步成为“新时代交通变革的先锋”。1月24日,中免(海口)国际免税城成功实施全国首次常态化的海关监管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利用无人机配送离岛免税商品。价值超过1万元的免税商品仅用时1分24秒便飞越1133.5米,从海口国际免税城精准送达海口南港码头提货点,将旅客的提货时间大幅缩减至3小时以内,展现了低空经济的巨大潜力。

多省市两会聚焦低空经济

在春节前密集召开的省级地方两会中,低空经济再次成为热议话题。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积极提议,呼吁加速低空经济的发展。2024年全国两会将“低空经济”首次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广东省省长王伟中在1月1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并提出打造“1+3+N”低空经济发展平台,以完善低空智慧物流、城市空中交通和航空应急救援等体系。上海市市长龚正在1月16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腾飞

从制定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到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从出台实施方案到构建低空经济发展平台,低空经济在国内迅速崛起,有望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低空经济涵盖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低空航空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及低空飞行保障四大领域,横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能有效激活立体空间,重塑交通与物流方式,拓展新市场与消费需求,同时增强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升服务效率。

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发展形势展望》,截至2024年9月,全国已有45个城市启动了低空经济政策规划。赛迪顾问数据显示,中国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已超过5万家,其中上市企业11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1家,高新技术企业3991家,深圳、广州、北京等城市在低空经济领域的企业数量领先全国。

作为未来产业之一,低空经济随着商业化需求的持续增长和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在政策推动下展现出市场规模大、产业链长、应用场景多、发展潜力巨大等特点。华创证券研报指出,2025年低空经济将进入加速落地阶段,预计到2027年,低空经济在文旅新消费、载人(客)运输、专业用途三大应用场景中的需求将达到5000架至10000架。赛迪顾问预测,2024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将达到6702.5亿元,其中低空航空器制造和低空运营服务的规模占比接近55%,间接产生的其他领域经济活动贡献接近40%。预计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将达到8591.7亿元,2026年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

数据来源:赛迪智库

低空经济指数领跑市场,企业积极布局

自“9·24”以来,低空经济指数整体表现优于市场。在政策的推动下,涉及软件、电子、零部件、航天装备等领域的上市公司纷纷探索低空经济相关业务,并在资本市场受到热捧。万得低空经济主题指数在2024年全年跑赢沪深300指数,涨幅达15.48%,而沪深300指数涨幅为14.68%。特别是自去年9月24日以来,低空经济主题指数涨幅接近20%,表现尤为突出。

从个股表现来看,自去年9月24日以来(截至2025年1月27日),70只低空经济概念股中,超过半数跑赢低空经济主题指数。亿嘉和、宗申动力、莱斯信息等公司的股价累计涨幅位居前列,均超过75%。亿嘉和表示,公司在低空领域为客户提供无人机自主飞行巡检系统等解决方案。宗申动力表示,其控股子公司宗申航发为航空飞行器提供动力装备,与低空经济发展方向高度契合。莱斯信息则结合项目建设情况,开展低空飞行服务解决方案等通航产品研制。

潜力股崭露头角,低空经济前景广阔

在上述70只低空经济概念股中,自去年9月24日以来跑输低空经济主题指数,但根据业绩预告2024年实现盈利,且机构预测2025年净利润增幅超过10%的概念股仅有9只。这些潜力股主要分布在航空装备、通信服务、军工电子及地面兵装行业,自2024年9月24日以来股价均实现上涨。其中,海特高新和中航西飞在2024年净利润有望实现增长,其余公司净利润虽有下滑,但新业务从落地到量产需要时间。根据机构预测,这些公司在2025年的业绩有望普遍上涨。

以普天科技为例,公司作为全国首个“数字低空专业委员会”的成员单位,积极参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工作,推动低空智联络网体系布局和建设。此外,海特高新表示,其子公司成功研制并交付了国内首台eVTOL模拟机,将对公司模拟机研制等业务带来积极影响。中航西飞也表示,公司已结合自身优势能力,统筹布局低空经济领域相关产品研发,积极拓展应用领域。

(文章来源:数据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