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投资展望:稳健为主,关注算力与科技前沿
AI导读:
文章介绍了过去一年A股市场震荡,投资者分享2024年投资经历与2025年投资规划,多数以银行理财为主,稳健投资成主流,同时关注算力与科技前沿领域。
在过去的一年里,A股市场经历了震荡起伏,尤其在9月末至10月初,市场波动尤为剧烈,牵动着广大投资者的心弦。适逢蛇年春节假期,笔者回到浙江某三线城市的老家,与亲朋好友共聚一堂,不仅畅谈家常,还深入交流了他们在2024年的投资理财经历,并共同展望了2025年的投资规划。
多数亲戚同学反馈,2024年他们的资金主要流向了银行理财产品,股市和基金的投资相对较少。然而,在这之中,也不乏通过投资黄金、债券型基金、中概ETF以及个别股票实现盈利的案例。此外,还有部分投资者积极参与了“谷子经济”、豆包、AI算力、人形机器人等市场热点概念,保持了对市场的高度关注。展望2025年,部分投资者计划继续定投黄金、纳斯达克等基金产品,也有投资者看好A股市场的算力板块,认为该领域将具有阶段性机会。同时,多数投资者表示将以稳健投资为主,避免过度冒险。
95后表妹赵晓琳:投资黄金、中概ETF等实现盈利,关注A股算力板块
赵晓琳是一位在医疗器械公司工作的95后,她自述自高中毕业后便涉足股市,至今已有9年的投资经验。在2024年,她通过定投中概互联等基金以及购买黄金ETF和实物黄金,实现了盈利。同时,她的丈夫也参与了“谷子经济”概念股,取得了不错的收益。展望2025年,赵晓琳计划继续定投黄金、纳斯达克等基金产品,并看好A股市场的算力板块。
85后堂哥张明:参与华为概念、豆包概念等个股,看好算力市场
张明是一位在城商行工作的85后客户经理,他去年主要投资股市,基金则保持不动。在9月末10月初的市场行情中,他积极参与了华为概念、豆包概念、AI算力等个股的投资,取得了小赚。张明认为,当前国内政策工具较多,股票市场存在结构性行情的机会。他特别看好算力市场,认为无论AI、人形机器人还是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算力的支持。
80后同学李龙:布局算力、人形机器人等供应链企业,紧跟科技前沿
李龙是一位80后的投资者,他在2024年将大约三成的资金投入股市,剩下的七成则用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他认为当前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前夕,炒股需要拼对未来趋势的认知。他主要看好英伟达主导的数据算力和特斯拉主导的人形机器人这两个全球大方向,并投资了相关的供应链企业。在理财方面,他认为银行理财产品相对稳定,适合稳健投资。
多数投资者以银行理财为主,稳健投资成主流
除了上述几位投资者外,还有其他亲朋好友表示去年主要投资了银行理财产品,如王宏、陈婕、钱晓月、老方和孙燕等。他们中有的去年在债券基金上实现了盈利,有的则因股市行情不稳定而选择了观望。展望2025年,他们中的多数人计划继续以稳健投资为主,主要购买银行的定期理财产品。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