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银行迎业务高峰,全力保障金融服务“不打烊”
AI导读:
2025年春节期间,银行系统迎来业务高峰,多地银行网点存取款业务激增,被业内称为“现金春运”。银行采取多项措施保障金融服务顺畅,包括调整营业时间、加强自助设备维护、上线现金预约功能等,确保客户在节日期间能够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
在2025年春节期间,银行系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业务高峰,众多储户纷纷涌入银行网点,场面异常火爆。1月30日,一位福建省的居民向《华夏时报》记者反映,他在除夕当天一早前往银行取钱以备过年包红包之用,但跑了多个网点后发现,ATM机上现金告急,柜台取款超过2万元还需提前预约。
春节,这个对大多数人而言是走亲访友、休闲娱乐的时光,对于银行员工来说,却是确保金融服务顺畅运行的关键时刻。尽管近年来随着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的普及,线下银行业务办理逐渐冷清,但春节期间,不少银行网点却人满为患。
1月31日,一位农村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春节期间,来网点的客户络绎不绝,有的为了取现金准备红包,有的则是存取养老金、转账汇款给亲朋好友等。
银行网点客户爆棚
春节期间,多地银行网点业务办理量激增,尤其是存取款业务,被业内形象地称为“现金春运”。有储户反映,他们多次尝试在ATM机上取款,但往往只能取到小额现金,甚至有时排了很久的队,却被告知机器内已无现金可取。
某国有大型银行江苏一支行的工作人员向本报记者透露,春节期间,该支行的ATM机在初一早上刚加了600万元现金,但到了下午就被取空。另一家银行的工作人员也表示,尽管银行已经做好了应对高峰的准备,但取现的人实在太多,除夕晚上5点刚给ATM机加满钞,到了晚上10点就被取空了。
此外,为了保障金融秩序的稳定和防范风险,银行对于ATM现金存取业务也设定了一定的限额规定。这导致一些大额存取款业务的办理速度较慢,因为银行工作人员需要对资金来源和用途进行询问和核实。
据储户反映,有的客户取款5万元被询问资金来历和用途,而有的客户取款30万元则被要求出示欠条或相关聊天记录,业务办理过程较为繁琐。除了取款外,养老金存取、补卡、转账也是网点重点办理的业务之一。
春节期间,银行网点的工作人员像往常一样,营业前需要提前检查设备、整理现金和凭证、打扫营业大厅等。由于养老金不限额,一些老年客户会选择将一年的养老金全部取出,导致业务办理时间较长。
国有大行陕西一网点的工作人员表示,春节前几天,该网点两个窗口每天叫号200多个,春节期间也是人满为患,每天传票数量高达80至100多笔。
在春节期间,多家银行网点还加强了“反诈”宣传,向客户讲解如何安全使用银行卡、如何识别非法金融广告等知识,提醒客户在节日期间注意保护个人金融信息,增强自我防范能力。
银行调整营业时间保障服务
为满足春节期间客户增加的金融服务需求,多家银行纷纷调整营业时间,确保业务平稳运行。中国农业银行天津市分行现金中心为确保春节期间自助设备的正常运行,提前制定了详尽的加班运营计划,对天津市220余台自助设备进行了全面的加钞与维护工作。
该机构还每日安排专人进行银行卡限额调整工作,积极回应客户的提额诉求。同时,一些银行上线了“现金预约”功能,方便客户预约取现。例如,广发银行的个人电子渠道“现金预约”功能覆盖了个人手机银行APP及“广发银行”微信公众号,支持大额现金、零钞、零钱包及主要外币的预约。
为满足客户的节日金融需求,多家银行还发布公告表示,提前规划、周密部署,全方位确保春节期间金融服务的顺畅与高效。网点ATM、自助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电子设备网络正常运行,部分银行还采取了网点轮休等措施,确保客户在节日期间能够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
例如,渤海银行发文表示,该行各地分行多措并举开展新春金融服务,统筹做好营业安排和金融服务,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需求。此外,一些地区银行的工作人员还透露,2025年春节期间各网点初一到初七均对外营业,往年缩短的营业时间今年也全部改为正常营业。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