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企业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53.3%,连续多年持续提升,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表现尤为突出。此外,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平均收益也呈稳步提高态势。

专利产业化作为将创新成果高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令人瞩目的数据,揭示了我国企业创新成果转化运用能力的新高度。据统计,2024年,我国企业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已达到53.3%,这一数字不仅彰显了我国企业创新活力的持续释放,也标志着我国创新成果转化运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且该比例已连续多年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负责人梁心新在介绍相关情况时指出,截至2024年底,我国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已突破350万件大关,占据了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73.7%,这一比例充分说明了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企业在创新活动日益活跃的同时,其转化运用能力也实现了持续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专利产业化方面表现尤为突出。2024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高达61.2%,较企业总体水平高出7.9个百分点,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高新技术企业在创新成果转化运用方面的优势地位,也有力带动了全国专利产业化率水平的整体提升。

此外,我国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平均收益也呈现出稳步提高的良好态势。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相关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平均收益分别高于企业平均水平8.0%和30.3%,这些数据进一步证明了创新成果转化运用对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

面对未来,国家知识产权局表示将继续深化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进一步推动专利产业化发展。梁心新强调,国家知识产权局将不断优化创新环境,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为企业创新成果转化运用提供更多便利和保障。

(记者张泉,文章来源:新华社,本文旨在报道我国企业创新成果转化运用能力的新进展,展示专利产业化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创新成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