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春节档,短剧市场再掀热潮,超400部短剧激战春节档。短剧精品化趋势显著,产业链日益成熟。同时,短剧出海成为行业重要盈利方向。未来,短剧行业将继续蓬勃发展。

图源:APP截图

这个春节,短剧市场再掀热潮,你追剧了吗?

2024年春节期间,由番茄小说IP改编、“听花岛”制作、掌玩网络发行的短剧《裴总每天都想父凭子贵》《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火爆全网,登顶各大社交平台热搜榜,拉开了短剧春节档厮杀的序幕。短剧以其独特的魅力,迅速吸引了大量观众,成为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文化盛宴。

过去一年,“短剧热”持续升温,不少网民沉迷其中,不惜花费重金充值观看。据报道,有人甚至在短短2个月内花掉9000多元,更有甚者充值超过16000元,短剧的吸金能力可见一斑。

2025年春节档,短剧平台和制作公司再次发力,推出众多精彩短剧。1月4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微短剧陪你过大年”2025年微短剧春节档推荐片单,其中14部短剧登陆河北、湖南、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电视台播放。这不仅为短剧题材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官方引导,也让短剧成为日益主流的文化消费形式。

据不完全统计,春节期间,抖音、快手、红果短剧、长视频平台以及各大卫视等主流渠道共上新超400部短剧,竞争异常激烈。其中,抖音启动2025年短剧春节档,官宣出品《以爱之名》《朝阳初升》等30部短剧;红果短剧则与华策影视、柠萌影视等30余家影视公司联手推出超百部免费短剧;拼多多、小红书等平台也纷纷推出短剧激励政策和免费短剧,吸引观众关注。

短剧的迅猛发展,离不开其背后日益成熟的产业链。上游有阅文集团、中文在线、番茄小说等网络文学平台提供海量IP资源和原创剧本;中游有众多短剧制作公司将剧本转化为精彩的短剧作品;下游则有视频、社交平台等作为短剧触达观众的出口。产业链各环节紧密配合,共同推动着短剧行业持续向前。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中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到5.76亿人,占整体网民的52.4%,超越网络外卖、网约车等基础数字服务。庞大的用户基础为短剧行业的盈利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短剧的商业运作模式也日趋多样化,包括按集付费制、订阅制以及免费制(通过插播广告盈利)等。

随着短剧市场的不断发展,精品化趋势愈发显著。为备战今年春节档,制作公司不断探索平衡作品质量和拍摄效率的方式。横店作为中国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同样感受到了短剧精品化的趋势。横店影视剧组服务公司正式组建竖屏剧运营中心,为精品短剧提供全方位服务。此外,横店还将拥有10多年历史的华夏文化园规划为微短剧拍摄基地,为短剧拍摄提供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长视频平台在短剧赛道上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爱奇艺、腾讯视频等平台纷纷推出短剧场和微剧场,加大投入力度。非主流视频平台的迅速发展也触动了长视频平台的“神经”,促使它们加快布局短剧领域。

短剧的出海也成为行业重要的盈利方向。据测算,2024上半年出海短剧总流水已突破2.3亿美元。短剧的国际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

春节档的激烈竞争是短剧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随着用户需求多样化以及行业竞争的加剧,如何在内容创新、商业模式优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仍是各大平台和制作公司的重要课题。未来,短剧行业将继续保持蓬勃发展态势,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作品。

图源: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