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商业养老金业务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元,试点公司业务发展迅速,得到政策引导支持,创新产品和服务备受关注,未来或引领养老金融发展方向。

在积极构建养老金融体系的背景下,四家养老保险公司试点的商业养老金业务正蓬勃发展,书写着养老金融的新篇章。

据券商中国记者从多位养老险业内人士处获悉,2024年商业养老金业务市场规模已成功跨越千亿元大关。具体而言,2024年新增资金量逼近千亿元,与2023年试点初期的180亿元相比,实现了数倍的增长。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评价道,鉴于各家公司对商业养老金业务的高度重视,去年的业务发展情况完全符合整体预期。

全面提速,齐头并进

商业养老金业务,作为养老保险公司推出的一项创新性商业养老保险服务,自2023年1月1日起,在北京、上海、江苏等十个省市正式开展试点。参与此次试点的四家养老保险公司包括人保养老、国寿养老、太平养老和国民养老。2024年,试点进入了第二年。

在四家试点公司中,国寿养老的商业养老金业务量独占鳌头。根据国寿养老2025年工作会议透露的信息,其商业养老金业务的存量规模和有效账户数均位居市场首位。据券商中国记者从业内了解到的数据,截至2024年末,国寿养老的商业养老金规模已达到约500亿元,约占市场份额的一半。与上一年相比,这一数字实现了显著增长,2023年末国寿养老的商业养老金存量规模仅为79亿元,有效账户数超过34万户。

在其他三家养老险公司方面,国民养老保险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商业养老金业务销售金额约为233亿元。中国太平2024年半年报显示,商业养老金上半年新增缴费达到149.74亿港元,市场排名跃升至行业第二位。而中国人保2024年半年报则介绍,截至2024年6月30日,人保养老的商业养老金业务已覆盖全部十个试点地区,管理资产规模达到89.99亿元,较2024年初增长了119.1%;服务客户数量达到16.87万户,较2024年初增长了145.2%。

从业务开展的角度来看,养老险公司大多设立了专门部门来负责商业养老金业务,并积极构建自营和第三方销售渠道网络。有业内人士指出,银行渠道在2024年商业养老金业务的快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支柱,备受瞩目

作为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养老金业务的发展不仅得到了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也受到了养老险公司的高度重视。

2024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并支持养老保险公司开展商业养老金业务。

同年10月,金融监管总局印发的《关于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发〔2024〕21号,以下简称“21号文”)进一步提到,将扩大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范围。按照“成熟一家,开展一家”的原则,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养老保险公司参与商业养老金业务。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延长试点期限并扩大试点区域。

在未首批试点该业务的公司中,泰康养老等养老险公司已在2024年明确表示正在筹备商业养老金业务。

多家养老险公司已明确表示对商业养老金业务的重视。例如,在国寿养老2025年工作会议上,公司提出将抢抓发展机遇,推动业务快速增长,其中特别提到“推动商业养老金业务跨越发展”。此外,国寿养老还曾表示将积极推动商业养老金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体系。

中国人寿集团对养老业务寄予厚望。在集团2025年工作会议上,明确了未来五年发展的“333战略”,其中将积极培育三大新增长极作为核心举措之一,而养老业务正是其中之一。2025年的重点工作包括“全面加快养老金融跨越发展”。

中国人保在2024年半年报中称:“人保养老的商业养老金试点稳中向好,第三支柱商业养老金业务已成为人保养老业务模式创新和转型的重要抓手。”

监管部门已明确养老保险机构的定位应为专业化养老金融机构,进一步突出养老特点。而商业养老金业务正是为养老保险公司特批的一类创新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

目前,在四家试点商业养老金的养老险公司中,国寿养老、太平养老和人保养老此前均以养老的第一、第二支柱业务为主,而商业养老金业务则成为其发力第三支柱的重要突破口。2022年成立的国民养老在第三支柱业务上相对多元,除商业养老金外,还包括养老年金和专属商业养老保险。

21号文要求养老保险公司立足客户养老需求,丰富产品供给,改进业务流程,提升客户消费体验。

创新引领,备受关注

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作为一类创新产品和服务,商业养老金业务的快速发展也引起了其他类型机构的关注。

商业养老金业务以其养老规划服务、“双账户+产品”等特点而著称。该业务下设“双账户”,通过“锁定养老账户”管理长期养老储备,而通过“持续养老账户”则管理灵活取用的资金。

济安金信养老金研究中心主任闫化海曾向券商中国记者分析指出,商业养老金并非单一产品的概念,而更像是一个“个人养老金计划”。该业务包括两类账户,每个账户下又有不同风格特征的产品可供配置,如不同期限、风险等级和流动性等。

据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商业养老金产品涵盖了目标日期型、固定收益类、流动性管理类、混合类等类型,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客群的需求。目前,各养老险公司已推出多款不同类型的产品。截至2024年末,国寿养老陆续发行了10款商业养老金产品,国民养老推出了7款产品,太平养老有6款产品面世,而人保养老则推出了5款产品。

另有资管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这类业务产品可能存在一定市场需求,具有第三支柱的潜力,或许将引领未来业务的发展方向。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图片信息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