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补”政策下的电子年货热潮
AI导读:
“国补”政策刺激下,今年春节的年货市场迎来新风潮,手机、平板和智能手表(手环)成为最实用的电子年货三件套。商务部等部门发布补贴实施方案,引发商家和消费者热情,电商平台主动调整价格策略,手机厂商调整产能,部分高端机型订单增加。但补贴政策对二手手机行业带来冲击,未来市场或面临需求回落。Counterpoint报告预计补贴将为2025年市场额外贡献约2%增幅,但出货量或难破3亿台。
随着“国补”政策的推出,今年春节的年货市场迎来了一股新风潮,传统的糖饼、烟酒等年货逐渐让位于更为实用的电子年货三件套:手机、平板和智能手表(手环)。
春节前夕,智能手机行业本就迎来了一年中的大促高峰期。往年,商家们通常会推出小幅降价来吸引消费者购买“大件”年货。然而,今年年初的“国补”政策,无疑为春节期间的市场行情再添了一把火。
具体来看,1月15日,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实施方案》。自1月20日起,部分省市正式启动了手机、平板等数码产品的“国补”措施。根据方案,个人消费者购买单件销售价格不超过6000元的手机,可享受产品最终销售价格15%的补贴,每位消费者每类产品仅限享受1件补贴,且补贴金额不超过500元。
此次“国补”政策是智能手机产品在全国范围内首次享受此类补贴,极大地激发了商家和消费者的热情。据多名手机经销商透露,今年春节,手机、手表等产品的备货量达到了往年的3~5倍。广西某手机经销商甚至表示,春节期间公司全体员工统一加班,只为确保消费者能够顺利享受“国补”政策。
为了刺激高端机型的销售,部分电商平台主动调整价格策略,使更多机型符合补贴要求。例如,在京东官方自营商店,iPhone 16 Plus 128GB版本和华为Mate 60 Pro+ 12GB + 256GB版本均降至5999元以内,成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这一举措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苏宁易购的数据显示,补贴政策实施一周内,全国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的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了243.1%、197.6%和224.1%,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高达242.1%。
手机厂商也积极响应“国补”政策,调整促销策略。小米14 Ultra全系降价500元,成功挤入“国补”门槛。而华为则调整产能,削减起售价超过8000元的Mate70 Pro+的产能,为能够参与补贴的机型让路。
在“国补”政策的影响下,消费者们也开始关注起一个公式:“500÷15%≈3333元”。这意味着,当手机售价为3333元时,消费者可以拿到全额补贴。因此,售价在3000~4500元的机型成为了市场上的热门选择。
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自1月20日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实施以来,已有792万名消费者申请了1078.6万件购新补贴。
然而,“国补”政策的落地也对二手手机行业带来了较大冲击。由于部分新机型的补贴后价格已经与二手价格无异甚至更低,二手市场的成交量受到了极大影响。江苏某二手机卖家表示,今年利润收缩已成必然,未来更考验商家对私域流量的运营能力。
尽管“国补”政策带来了市场的短期繁荣,但并非所有消费者都热衷于购买补贴机型。部分经销商表示,春节期间,一些价格偏贵的机型订单也会有明显增加。这主要是因为年货具有很强的送礼属性,像iPhone 16 Pro Max、Mate 70 Pro、Mate70 RS等高端机型备受青睐。
除了手机之外,手表和平板也成为了日益流行的年货选择。在各大电商平台上,具有健康检测功能的手表被宣传为最适合送长辈的新年礼物。Apple Watch S10、华为WATCH GT 5等热门款式更是供不应求。
Counterpoint发布的报告指出,补贴政策有助于市场快速消化现有库存,加速消费者的换机周期,为后续新品预留销售空间。然而,如果本轮补贴提前透支了后续的消费需求,那么在补贴期结束后,市场可能会面临一次明显的需求回落,导致下半年销量增速趋缓。
该机构还表示,虽然补贴带来了换机需求的短期爆发,但消费者的换机习惯和产品选择仍以自身需求及产品创新为主要驱动因素。政策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当前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换机周期。预计补贴将为2025年市场额外贡献约2%的增幅,但出货量或仍然难以突破3亿台大关。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