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科研团队在《细胞》杂志发表研究论文,揭示了ACE2受体诱导的冠状病毒刺突蛋白早期融合中间态构象,并设计了高效广谱的抗冠状病毒候选药物。

2025年1月30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科研团队在权威科学期刊《细胞》(Cell)杂志上在线发表了一项重大研究成果。此次合作由陆路研究员、孙蕾研究员以及姜世勃教授共同主导,他们联合发表了题为“Early fusion intermediate of ACE2-using coronavirus spike acting as antiviral target”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揭示了ACE2受体诱导的冠状病毒刺突蛋白在早期融合过程中的一种关键中间态构象(E-FIC)。这一发现对于理解冠状病毒的感染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抗病毒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团队针对这一中间态构象,设计并开发了一种高效、广谱的抗冠状病毒候选药物。该药物不仅具有失活病毒的能力,还能有效抑制病毒的感染,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这项研究成果的发表,标志着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在冠状病毒研究领域的又一重要突破。该团队的研究不仅深化了对冠状病毒的认识,还为抗击新冠疫情等公共卫生挑战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药物的进一步研发,有望为全球疫情防控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力量。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内容经过精心编辑与SEO优化,旨在提升文章在相关领域的可见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