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第十五届中国航展上,可持续航空燃料成为焦点,地沟油等废弃物经加工变身绿色动力,中国市场前景广阔,有望引领全球发展。各国加速布局,中国亦加快试点应用,推进航空业绿色转型。

央视网消息: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一种以可再生资源或废弃物为原料制成的创新航空燃料,正逐步成为航空业绿色转型的关键一环。在11月17日落幕的第十五届中国航展上,这一领域的迅猛发展尤为引人注目。地沟油,这一曾被视为废弃物的存在,如今华丽转身,成为驱动飞机翱翔天际的绿色动力。

航展期间,一份名为《可持续航空燃料发展路径研究报告》的重磅发布,揭示了全球可持续航空燃料供应链的逐渐形成以及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报告指出,中国凭借独特的资源产业优势,有望在全球可持续航空燃料发展中占据领先地位。

在本届航展上,一家可持续航空燃料的领军企业宣布签约落户成都双流,标志着该领域在国内的又一重要布局。企业负责人陈宇透露,通过收集餐厨废油,经过脱杂处理、加氢炼化等工序,这些废弃物可与传统石化航煤无缝掺混,用于大飞机,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减碳效果。

可持续航空燃料以废弃动植物油脂、油料、使用过的食用油、城市生活垃圾及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经过精细加工后转化为航油。与传统石油基航空燃料相比,其减碳效果近80%,成为航空业减碳的重要选择。

面对全球航空业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积极目标,各国正加速推进可持续航空燃料的生产和使用。在航展上宣布落户四川的这家企业,总投资额达20亿元,投产后年加工废弃动植物油能力将达50万吨,产值约100亿元。

据国信证券研报统计,中国目前现有可持续航空燃料产能35万吨/年,规划产能为353万吨/年,产量潜力巨大。同时,各国在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推广上也在加快布局,包括设定使用目标、提供资金支持以及探索针对性政策和激励措施。

中国亦在加快步伐,中国民航局《“十四五”民航绿色发展专项规划》明确提出,力争“十四五”期间可持续航空燃料消费量达到5万吨。2024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民航局在北京启动了可持续航空燃料应用试点,国航、东航、南航等多个航班正式加注了可持续航空燃料。

可持续航空燃料在不改变飞机外形和发动机结构的前提下,可与航空煤油掺混使用,成为目前碳减排的最优选择。前不久,东航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加注可持续航空燃料执行商业航班任务,标志着我国在航空能源变革中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我国将继续推进建设自主的航空燃料可持续认证体系,为全球民航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方案。

(文章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