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成功研发出全球首个基于RISC-V矢量扩展指令集的GPGPU——“乘影”,标志着中国芯片产业在AI和GPGPU领域的重大创新。

近日,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宣布了一项令人瞩目的科技突破:成功研发出全球首个基于RISC-V矢量扩展指令集的通用图形处理器(GPGPU)——“乘影”。这一成果不仅标志着中国芯片产业在人工智能(AI)和GPGPU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也展现了RISC-V指令集架构在高性能计算设备研发中的巨大潜力。

RISC-V作为一种开源指令集架构,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其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为开发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新空间。清华大学“乘影”团队紧跟这一技术潮流,围绕RISC-V架构,成功搭建了国内首个开源GPGPU平台。该平台不仅包含了指令集架构和微架构设计,还提供了完整的软件工具链,为GPGPU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乘影”GPGPU在硬件和软件层面都进行了大量的创新设计。硬件方面,通过优化微架构和采用先进的工艺制程,实现了对多线程操作的高效调度和管理。软件方面,则通过优化编译器和运行时环境,进一步提升了算力表现。这些创新使得“乘影”在性能上有了显著的提升,为AI计算、高性能计算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更加高效和可靠的解决方案。

此次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的成果不仅是对中国芯片产业的一次重大贡献,也为全球GPGPU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乘影”GPGPU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相信将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