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搅动AI领域风云,对冲基金重新审视美国AI模式
AI导读:
高盛报告称,随着中国AI大模型DeepSeek的崛起,对冲基金开始观望美国AI模式热潮能否持续。DeepSeek的高性价比模型引发市场关注,美股科技股遭遇抛售潮。同时,大型科技公司加大投入建设美国AI基础设施,但监管挑战和政策不透明性让投资者感到不安。
高盛最新研究报告揭示,中国杭州的人工智能(AI)巨头DeepSeek凭借DeepSeek-V3模型的迅猛推出,正搅动全球AI领域风云,促使对冲基金重新审视美国本土AI模式的持续热度。
DeepSeek公司在去年12月底震撼发布DeepSeek-V3模型,其开发周期之短仅两月,训练成本更是惊人地控制在600万美元以下,远低于美国同业的投入水平,展现了极高的性价比。
紧接着,上周DeepSeek再度发力,推出推理模型DeepSeek-R1,其性能已能与AI巨头OpenAI的推理模型o1相媲美,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AI开发成本及美国领先地位的广泛讨论。
此番DeepSeek的崛起,无疑给美股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周一,科技股抛售潮汹涌而至,纳指开盘即暴跌逾3.5%,芯片板块集体承压,其中英伟达跌幅超过11%,博通下跌12%,AMD下滑超4%,阿斯麦接近8%的跌幅,台积电更是逼近10%的重挫。
高盛上周五发布的报告指出,对冲基金已在上周开始逐步撤出对科技股的押注。该报告由高盛主经纪业务部门提供,数据覆盖1月17日至24日,这些部门不仅为对冲基金提供融资服务,还紧密监控其交易动态。
不仅如此,对冲基金还在持续抛售与科技行业紧密相关的美国股票,包括那些有望成为未来科技基础设施核心的企业。高盛分析认为,尽管这些电力和能源相关企业将从AI的任何进步中获益,无论是为AI模型提供动力的数据中心,还是为电动汽车建设充电站的公司,都未能逃脱被抛售的命运。
报告强调,过去12个月里,对冲基金对这类股票的投资意愿持续低迷,特别是在去年6月至8月的抛售高峰期后,态度更为谨慎。
交易数据显示,对冲基金在过去一年中更倾向于抛售这些原本有望因美国AI热潮而升值的股票。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那些选择坚守的对冲基金,其“多头”头寸数量已攀升至两年来的最高点,显示出部分投资者对未来市场的乐观预期。
在OpenAI的ChatGPT取得巨大成功后,全球大型科技公司纷纷加大投入,致力于构建更完善的美国AI基础设施。1月21日,OpenAI与日本软银公司宣布将分别投资190亿美元,共同启动“星际之门”(Stargate)项目,旨在美国建设先进的AI数据中心。
面对这一趋势,Erlen Capital Management董事总经理Bruno Schneller表示:“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等全球竞争者的涌现,正引发人们对美国在这一领域主导地位可持续性的深刻质疑,尽管国内投资规模庞大。”他进一步指出,对冲基金在相关美国股票上采取了更为谨慎的观望态度。
Schneller补充道:“像Stargate这样的AI大型项目带来了复杂且不断演变的监管挑战。政策执行和实施的不透明性让许多投资者感到不安。”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