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债市窄幅震荡,节后或迎补涨机遇
AI导读:
节前债市在多空因素交织下维持窄幅震荡,分析人士指出若节后资金面转松,前期调整较多的债券品种有望迎来补涨。文章还探讨了多空因素对债市的影响、监管表态对机构行为的影响以及投资建议。
新华财经上海1月27日电(记者杨溢仁)近期,债市在多空因素交织的背景下,节前维持了窄幅震荡的态势。
专业人士分析指出,若节后市场资金面得到缓解,那些前期调整较大的债券品种有望迎来补涨机遇,各类投资机构仍可把握趋势性机会,积极布局。
多空因素交织影响债市
春节前,资金面成为主导债市表现的关键因素。华泰证券研究所固收首席分析师张继强表示,春节前两周,资金面持续偏紧,导致债券收益率震荡上行。这一现象背后,既受到税期走款、信贷消耗、节前取现和净投放力度偏弱等技术性因素的影响,也反映了央行‘稳汇率、防空转、长债防风险’的政策态度。
此外,政府债券供给的逐步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利率下行的速度。一位机构交易员指出,目前置换债额度已全部下达,且不受项目端约束,存在靠前发行的可能。因此,各机构需警惕一季度地方债实际发行量大幅超过计划量的风险。
短期内,市场还需关注两方面风险:一是短端调整向长端传导的风险,考虑到资金价格较高,市场需特别关注短端调整风险是否会进一步向长端传导,带来收益率的波动;二是止盈预期下机构赎回基金的风险,若机构赎回基金持续,那么‘债牛’行情的演绎可能会放缓。
同时,监管表态和相关操作也可能对机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回顾2024年,在收益率较快下行过程中,管理层开始关注长债风险,并对部分交易激进的机构进行了约谈,且公开强调要‘防空转’。这些举措主要指向过度交易行为,而监管操作可能会打断目前债市一致性交易下的羊群效应。
光大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认为,春节后货币当局引导收益率曲线长端进一步上行的概率较大,而保持资金面紧平衡恰是引导曲线长端上行的有效工具。
坚定看多占据主流
尽管在‘债牛’行进过程中存在诸多‘噪音’,但坚定看多的机构依旧占据主流。张继强指出,节后资金面转松的概率偏大,利多因素的释出将对资金面构成一定支撑,同时央行政策也支持资金面保持宽松。此外,降准也可能在一季度随时落地。
中金公司的研究观点亦指出,考虑到一季度节假日因素影响,消费对GDP同比增速的重要性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季度,同时通胀偏弱将推升实际利率,不利于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因此,整体来看,一季度基本面的复苏或较为温和,货币政策仍需进一步放松。预计汇率压力缓解后,春节后货币放松的节奏会有所加快,使得债券利率迎来补降。
华创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周冠南表示,一季度银行和保险存在‘开门红’的窗口,债市调整存在配置资金保护,因此整体风险仍较为可控,面对短期调整不必过于悲观。
建议积极把握布局机会
在债市的投资布局方面,天风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孙彬彬指出,鉴于目前配置户仍然欠配,因此对于债市可以积极看待。银行净买入虽然略有减少,但总体可能与一级市场放量、资金偏紧情况下现券性价比不高等因素有关。然而,国有大行和保险延续了净买入的态势,债市总体处于有利位置,各机构仍可积极把握布局的机会。
一位券商固收部门负责人表示,基于后期继续降息的判断,他们认为10年期国债利率的有效下限为1.5%。对于交易型账户而言,在追涨过程中,传统框架较难判断点位和上涨时间,建议跟进市场,不轻易下车。存量资金需要注意加仓风险,若有新资金进场或需要补仓,建议优先选择当下有充分流动性优势以及配置属性保护的品种,如10年期国债、30年期国债、二永债。
对于配置型账户,建议遵循‘钱多’下利差挖掘的逻辑,寻找收益率曲线的凸点进行配置,尤其可关注15年期地方债、6年期国开债和6年期二永债的凸点价值。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