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央行公布2024年金融市场运行情况,债券市场规模稳定增长,国债收益率震荡下行;货币市场成交量略有下降,银行间衍生品市场成交量增长;股票市场主要股指上涨,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涨幅显著。

2024年1月27日,央行正式揭晓了上一年度金融市场运行的全面情况。数据显示,债券市场在2024年实现了规模的稳步增长,国债收益率整体呈现出震荡下行的态势;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投资者结构依然保持多元化;货币市场交易量略有回落,但银行间衍生品市场的成交量却呈现出增长态势;与此同时,股票市场的主要股指也迎来了上涨。

一、债券市场规模稳步扩大

2024年度,我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总额达到了79.3万亿元,与上一年度相比增长了11.7%。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行量为70.4万亿元,占据了主导地位;交易所市场的发行量则为8.9万亿元。具体来看,国债发行量为12.4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量为9.8万亿元,金融债券发行量为10.4万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量为14.5万亿元。此外,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和同业存单的发行量也分别达到了2703.8亿元和31.5万亿元。截至2024年末,债券市场托管余额为177.0万亿元,同比增长12.1%。

二、国债收益率震荡下行

到2024年末,不同期限的国债收益率均有所下降。其中,1年期、3年期、5年期、7年期和10年期的国债收益率分别为1.08%、1.19%、1.42%、1.59%和1.68%。此外,银行间同业拆借和质押式回购的月加权平均利率也均同比下行。

三、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稳步推进

截至2024年末,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的托管余额已经达到了4.20万亿元,占中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的比重为2.4%。其中,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托管余额占据了绝大部分。从券种来看,国债、同业存单和政策性金融债是境外机构持有的主要券种。

四、投资者结构多元化特征显著

2024年末,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持有人数量达到了2096家,持债规模前五十名的投资者占比达到了51.6%,主要集中在公募基金、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信托公司等机构。从交易规模来看,前五十名投资者的交易占比也高达60.2%。

五、货币市场成交量略有回落

2024年,银行间货币市场成交量同比下降1.8%,但质押式回购和买断式回购的成交量却有所增加。与此同时,交易所标准券回购的成交量也呈现出显著增长。

六、票据市场承兑贴现规模持续增长

2024年,商业汇票承兑和贴现的发生额均有所增长。其中,中小微企业在票据市场中的占比显著提升,成为了票据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七、银行间衍生品市场成交规模扩大

2024年,银行间本币衍生品市场的成交量同比增长了15.4%。其中,利率互换、标准债券远期等产品的成交量均有所增加。国债期货的成交量也呈现出显著增长态势。

八、股票市场主要股指上涨

2024年末,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均较上一年度有所上涨。其中,上证指数的涨幅为12.7%,深证成指的涨幅为9.3%。两市场全年的成交额也同比增长了20.1%。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图片及链接信息保留原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