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截至2024年末,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的托管余额增至4.20万亿元,占中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的2.4%。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余额为4.16万亿元。国债、同业存单和政策性金融债是境外机构的主要投资品种。

证券时报e公司讯,据央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的投资活动持续增强,其托管余额已攀升至4.20万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占据了中国债券市场整体托管余额的2.4%份额。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作为境外机构参与的主要平台,其托管余额高达4.16万亿元,显示出境外投资者对中国债券市场,尤其是银行间市场的浓厚兴趣与信心。

从具体券种分布来看,境外机构对中国国债的持有量最为显著,达到了2.06万亿元,占其总持有量的49.5%,这一比例不仅彰显了国债作为安全资产对境外投资者的吸引力,也反映了中国国债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重要地位。此外,同业存单和政策性金融债同样受到境外机构的青睐,分别持有1.04万亿元和0.88万亿元,占比分别为25.0%和21.2%。这些数据显示出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的投资结构趋于多元化,不仅关注主权信用债券,也积极投资于市场流通性较好的金融债券品种。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和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境外机构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参与度有望进一步提升,为中国债券市场带来更多的资金流动性和国际影响力。同时,这也将促进中国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提升其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