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文化数据交易合规新路径
AI导读:
文化数据交易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合规风险。专家提出平衡数据各方主体权益是关键,探讨文化数据确权、资产登记等合规路径,为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近年来,随着数据要素的开发利用,文化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企业合规的新风险和挑战。如何确保文化数据交易的合规性,成为市场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探索构建文化数据交易合规新路径,11月21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广州数据交易所(天河)服务专区及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联合主办的研讨会在广州天河召开。会上,多位专家围绕文化数据合规问题展开深入讨论,认为平衡数据各方主体的权益和需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文化数据确权成为合规交易的关键。当前,许多机构手握海量文化数据,但如何确认数据的权益归属,成为实现合规交易的重要前提。与会专家以古籍内容训练大模型的案例为例,深入探讨了文化数据确权的难题。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副主编李晶晶指出,对古籍图书进行大模型训练涉及公版书的使用边界问题,存在国际流通隐患。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著作权审判庭法官屈昕补充道,出版社将出版物数据用于数据训练,需再次获得作者许可。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姚志伟则提出,出版社获得语料费用但著作权人无法拿到费用的问题。
广州数据交易所合规专家孙薇认为,出版物已进入公开流通领域,所包含的数据属于公开数据,在合理范畴内使用无需作品权属人同意。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副教授吴雨辉则认为,由文化数据训练形成的AIGC获得版权的基础是证明输入提示词的使用人有相关个性化投入。
此外,专家们还探讨了文化数据资产登记的探索路径,包括文化数字内容产品的版权登记、文化数据产品的权属登记以及数据集产品的版权和数据权属登记。南方财经数据要素事业群运营经理陈丹提到,机构将文化数据要素资产进行分类、开发利用,并进行相关权属登记后,可通过交易所或行业交易平台完成数据产品或资源的交易流通。
在文化数据开发利用过程中,平衡私权保护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也至关重要。李晶晶建议加强数据产权制度建设,推动文化数据行业的市场准入、市场交易以及创新体系达到合法安全隐私的标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交易监管及执行;法院要平衡各方利益,多开论证会议等。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发展,文化数据交易合规问题将更加凸显。各方需共同努力,探索构建更加完善的文化数据交易合规体系,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