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在蚌埠召开
AI导读:
第四届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在安徽蚌埠召开,聚焦“新材料、新科技、新未来”,交流发展新思路,谋求合作共赢新机遇,推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11月21日至24日,第四届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在安徽蚌埠隆重召开,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嘉宾共聚一堂,围绕“新材料、新科技、新未来”的主题,深入探讨发展新思路,共同寻找合作共赢的新机遇。
新材料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支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对中国,乃至全球的产业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科首席教授张联盟对此深有感触,他表示,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已连续举办四届,每年都能让他接触到最新的前沿材料技术和跨界思想碰撞,这令他感到十分激动。
此次大会上,星捷太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首次亮相,作为一家以太空运输和轨道服务为核心业务的高科技公司,他们希望通过此次参会,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产业合作伙伴。公司创始人钟时表示,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将出现更多的跨界新材料,这将进一步推动空天信息产业的发展,并拓展出更多的下游产业新赛道。安徽省在空天信息产业和新材料产业上都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明年公司在蚌埠的生产基地将正式投产。
展会现场,蚌埠凌空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众多飞行器零部件,这些零部件都穿上了“隔热层材料”的“衣服”,正是这些材料保障了飞行器在极端高温环境下的正常运转。公司市场部部长刘杰表示,近年来,公司大力招引人才,与高校、科研院所携手合作,通过产学研合作,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
此外,浙江景昇薄膜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变色玻璃”也吸引了大量观众的目光。公司工程师朱立响介绍,这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玻璃,但附着其上的薄膜材料及相关组件,能让它通电变色,发挥透光隔热、色彩变化及隐私保护等多种作用,可广泛应用于建筑幕墙、新能源汽车天幕等多种场景。
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我国新材料领域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安徽省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3678亿元,同比增长14.9%。其中,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生物基材料行业的“链主”企业,聚焦非粮生物基材料的关键技术,持续开展科研攻关和下游场景的拓展应用,为生物基材料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家吴光辉认为,材料产业的创新支撑着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而飞机、汽车、高铁等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又可以反过来引领材料的发展。上下游之间的融合创新至关重要,只有根据下游应用端的实际需求,持续不断推动材料的创新迭代,才能实现材料和应用场景的完美融合。
在当前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复杂的背景下,科技创新、开放合作为新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韧性和活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首席科学家彭寿表示,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只有谋求更加务实、高效的国际合作,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精准布局攻克重点领域材料难题,构建上下游协同共赢的新材料产业生态,才能在发展中赢得先机。
(记者王菲、胡锐,文章来源:新华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