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岁末年初,A股市场迎来上市公司分红盛宴,多家公司春节前豪派“红包”,高分红公司崭露头角,政策暖风频吹,投资者获得感持续增强。

【导读】岁末年初,A股市场迎来上市公司分红盛宴!

【编者按】为积极响应新“国九条”相关政策精神,中国基金报特设“上市公司分红进行时”专栏,旨在表彰优秀上市公司的股东回报意识,强化示范效应,切实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

中国基金报记者 赵新亮

随着春节脚步的临近,A股市场掀起了一股分红热潮。众多上市公司纷纷在春节前慷慨解囊,以丰厚的现金分红方案回馈广大股东,不仅彰显了企业的盈利能力,更体现了对投资者的真诚回馈。

在这场分红盛宴中,多家公司推出了多次分红、特别分红以及三年分红规划等创新举措。这些分红方案不仅为投资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更增强了市场信心,为节后的市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家公司春节前豪派“红包”

豫园股份于1月27日发布公告,宣布实施2024年度特别分红方案,分红总额不低于7.5亿元。该方案旨在积极落实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及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体现了公司持续提升股东回报的坚定决心。

云天化则制定了未来三年现金分红规划,承诺在公司盈利且累计可供分配利润为正数的情况下,每年度至少进行一次现金分红,且累计分配的利润原则上不少于三年度累计实现可供分配利润总额的45%。这一规划彰显了公司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增强投资者获得感以及促进公司长期战略目标实现的决心。

此外,山西汾酒、厦门国贸等7家沪市主板公司也选择在春节前发放中期权益分派的现金红利,进一步彰显了公司对股东的重视和对市场稳定的积极贡献。

“高分红群体”崭露头角

凭借稳定且可预期的分红,高分红公司已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以中国银行为例,该公司于1月23日向投资者发放了超过355亿元的现金红利,其中A股对应金额高达254.6亿元。中国银行近年来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分红水平,股息率均保持在4%以上,高分红特征显著。

在春节前实施分红的公司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陕西煤业等多家公司近三年的股息率也均达到了3%以上。其中,山煤国际、平煤股份等45家公司更是每年股息率均超过5%,一个稳定的高分红群体正在逐步形成。

从行业分布来看,这些高分红公司主要集中在银行、交通运输、基础化工等行业。其中,工商银行连续三年年度累计分红额超千亿元,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紧随其后,中国石化、中国神华等公司每年累计分红金额也均在400亿元至500亿元之间。

政策暖风频吹,投资者获得感持续增强

上市公司分红积极,离不开政策的持续推动。近年来,监管部门多次出台政策鼓励上市公司优化分红方式,提高分红水平。例如,2024年12月17日晚间,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了《关于对沪、深市场A股分红派息手续费实施优惠措施的通知》,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对沪、深市场的A股分红派息手续费实施减半收取的优惠措施。

此外,2023年年底,证监会修订了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指引,明确鼓励上市公司增加现金分红频次、提高分红水平。2024年4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多措并举推动提高股息率。

这些政策的持续落地,不仅提升了上市公司的治理能力和水平,更在加大分红力度的影响下,切实增强了投资者的获得感。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