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国际研报:回顾历史消费刺激政策,展望2025年消费新动向
AI导读:
海通国际发布研报,回顾历史上三轮消费刺激政策实施效果,分析2025年可期待的政策动向,指出提振消费是扩大内需的关键,同时提示稳增长政策落地进度不及预期及国内经济修复不及预期的风险。
消费刺激政策近期成为政策及资本市场的核心焦点。海通国际于1月24日发布的最新研报,深入回顾了历史上三轮消费刺激政策的实施效果,并对2025年可期待的政策动向进行了详尽分析。
海通国际的核心观点概览:
①回顾98-02年:当时通过促进居民增收减支及地产市场化来拉动消费,尽管在科网行情下,消费股表现稍显逊色。
②08-11年:政策着重补贴家电、汽车等耐用品消费,成功推动消费复苏,这些行业的基本面和股价均呈现上行趋势。
③20-21年:政府发放消费券,助力餐饮零售消费修复,期间消费升级的白酒、家电龙头,以及新能源车产业表现尤为亮眼。
④展望25年:提振消费成为扩大内需的关键举措,“两新”政策将持续发力,稳资产价格与增收入被视为促进消费的核心要素。
详细历史回顾:
在1998至2002年间,为应对通缩困境,我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大规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提高广义赤字率,以及通过收入和税收政策刺激消费。此外,地产市场化也促进了相关消费。然而,在99-01年牛市期间,科技股和周期板块表现更为突出,消费相对滞后。
进入2009至2012年,为应对海外金融危机,我国实施了四万亿投资计划,并补贴汽车、家电等耐用品消费,农村居民收入提升叠加政策推动,显著拉动了农村消费需求。同时,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也促进了消费升级和资源循环利用。受益于政策的推动,汽车、家电行业基本面和股价均大幅提升。
而在2018至2021年间,大宗消费成为政策支持的重点,特别是在20-21年疫情期间,政府通过发放消费券促进了餐饮零售消费的回暖。在股市上,食品饮料、家电龙头以及新能源车行业均表现出色。
2025年消费政策展望:
面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扩大内需、特别是提振居民消费,成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2025年,提振消费被置于经济工作的首位,“两新”政策将持续发力。此外,政策或将加大力度稳定楼市,有助于修复居民消费信心。若财政能推动地产加速收储,使地产基本面及房价止跌回稳,居民消费信心有望进一步提振。同时,促进居民增收减支也将成为消费政策的重点方向。
风险提示:海通国际同时指出,需关注稳增长政策落地进度不及预期,以及国内经济修复不及预期的风险。
(文章来源:财联社,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