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最新流感监测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流感等呼吸道病原体的活动强度已下降,疫情水平降低。疾控部门将继续密切监测,并呼吁公众尽早接种流感疫苗以预防流感。

  南方财经1月26日电——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今日(1月26日)上午举办新闻发布会,深入阐述了当前时令节气与健康状况的联系,并针对记者的提问给予了详尽解答。

  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陈操透露,根据2025年第3周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南北各省份哨点医院中流感样病例的占比,即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病例总数的比例,与前一周相比呈现下降趋势。同时,流感病毒及肺炎支原体等病原体的检测阳性率也在持续走低。此外,新型冠状病毒等其他呼吸道病原体的流行水平维持在低位。综上所述,全国范围内流感等呼吸道病原体的活动强度已明显减弱,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整体呈下降趋势。

  回顾历史监测数据,我国流感的冬春季流行期通常集中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或3月之间。目前,我国仍处于这一季节性流行期内。为此,疾控部门将继续加大监测力度,确保及时、准确地发布监测结果,为公众健康筑起坚实的防线。与此同时,个人也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如在就医过程中全程佩戴口罩,在人群密集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主动佩戴口罩;接触公共设施后务必及时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清洁双手。此外,家庭和工作场所也应加强日常清洁与消毒工作,共同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当前,接种流感疫苗依然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之一。及时且全程接种流感疫苗能够显著降低个人感染风险,减少重症病例和并发症的发生,尤其对于老年人、儿童及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而言更为重要。值得注意的是,流感疫苗接种后通常需要2-4周的时间才能产生足够的保护性抗体。因此,建议大家尽早接种,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增添一份保障。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尚未接种流感疫苗,请尽快前往附近的疫苗接种点进行咨询并预约接种。

(信息来源:南方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