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正式发布
AI导读:
国家数据局发布《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旨在推动数据流通和利用的革新,构建广泛互联、资源集聚、生态繁荣、价值共创、治理有序的可信数据空间网络。
11月23日,国家数据局正式发布了《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简称《计划》),旨在推动数据流通和利用的革新。
根据《计划》目标,至2028年,中国将在可信数据空间的运营、技术、生态、标准、安全等体系上取得显著突破,建立超过100个可信数据空间,形成一系列解决方案和最佳实践,构建一个广泛互联、资源集聚、生态繁荣、价值共创、治理有序的可信数据空间网络。这将显著提升各领域数据的开发、开放和流通水平,初步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的数据生态体系。
对于可信数据空间的理解,专家和企业人士纷纷给出了自己的观点。科技部网络空间安全2030计划专家组成员胡瑞敏指出,可信数据空间是基于共识规则,联接多方主体,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共用的基础设施,是数据要素价值共创的应用生态,也是支撑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重要载体。安恒信息首席技术官刘博认为,可信数据空间在保证安全可信的前提下,解决数据在供给、流通过程中的问题,为数据使用和场景探索提供支撑。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刚则强调,可信数据空间是一个能实现多方共享共用数据的数字空间,各方利益在这个空间中都能得到保障。
在谈到五类可信数据空间的需求时,刘博和赵刚均认为,行业、城市、企业三类可信数据空间相较于个人、跨境可信数据空间需求更为迫切。胡瑞敏也表示,虽然五类可信数据空间都是未来需要发展的,但企业和行业应优先发展,随后才是城市、个人和跨境。
对于建设可信数据空间给数据行业带来的新机遇,胡瑞敏认为,这将为做数据安全的企业带来巨大的历史性机遇,提供了很多全新的赛道。赵刚则指出,建设可信数据空间将为数据基础设施投资、数据空间生态建设以及数据市场发展带来机遇。刘博进一步分析,建设前,对数据流通中相关标准和机制的形成具备促进作用;建设中,对数据流通和数据安全技术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土壤;建成后,对数据场景快速迭代提供了支撑的载体。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