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数据局发布《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计划到2028年构建超过100个可信数据空间,旨在推动数据流通利用、构建共享信任机制,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11月23日,国家数据局正式揭晓《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简称“行动计划”),预计到2028年,中国将构建超过100个可信数据空间,并形成一系列解决方案与实践案例。这些空间将成为数据流通利用的新型基础设施。

行动计划明确,可信数据空间是基于共识的规则框架,旨在连接多方主体,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和共用。它们不仅是数据价值共创的应用生态,也是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基石。

为实现总体目标,行动计划规划了三大核心任务。首要任务是强化可信数据空间的能力建设,包括建立可信管控体系、提升资源交互效率及加强价值共创能力,以打造强大的核心能力体系。

此外,将支持运营者构建接入认证系统,确保参与各方的身份认证、数据权责清晰及应用服务的可靠性。同时,鼓励提供数据标识、语义转换等服务,实现数据产品和服务的统一发布、高效检索及跨主体互认。针对共性应用场景,将部署应用开发环境,为各方开发数据产品和服务提供便利。

第二项任务是推动五类可信数据空间(企业、行业、城市、个人、跨境)的建设与应用推广,旨在探索场景、模式及机制的创新。

具体而言,将支持国有企业和龙头企业建设企业可信数据空间,推动重点行业数据空间建设,鼓励有条件地区开展城市数据空间建设,研究制定个人数据开发政策,并建立高效、便利、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

第三项任务是全面夯实可信数据空间的发展基础,涵盖关键标准制定、核心技术攻关、基础服务完善、规范管理强化及国际合作拓展。

将加强标准化工作,组织技术攻关,如使用控制、数据沙箱、智能合约及隐私计算等,支持建设共性服务体系,降低建设和使用门槛。同时,将建立健全合规管理指引,明确各方要求和责权边界,依托多边框架探索建立对话合作机制。

可信数据空间在全球实践中已成为构建数据共享信任机制、推动数据规模化流通的有效方案,并得到全球共识,正逐步从概念普及进入实践推广阶段。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指出:“可信数据空间通过利用规则和技术,打造‘靠谱’的基础设施,吸引更多主体参与。推动其规模化应用对于提升数据流通效率、安全性、促进数据资源共享与利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