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开年不到一个月,百亿级私募梯队加速“换血”,5家知名私募跌出梯队,同时2家私募逆势挺进。近年来私募行业洗牌速度加快,注销管理人登记数量大幅增长。行业监管体系不断完善,优胜劣汰进程加速,合规水平高和专业能力过硬的机构将成为赢家。

开年仅仅二十余日,百亿级私募梯队便展现出加速“换血”的趋势。根据私募排排网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1月22日,今年已有5家私募机构跌出百亿级梯队,其中不乏半夏投资、展弘投资、远信投资等业内知名机构。与此同时,也有2家私募凭借出色的表现逆势挺进百亿级梯队,彰显了私募行业的激烈竞争态势。

这一趋势并非仅限于头部梯队,近年来整个私募行业都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洗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示的信息显示,今年以来注销管理人登记的私募机构数量同比大幅增长超过七成。这背后,是行业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市场考验的持续升级。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私募行业的优胜劣汰进程将进一步加速,只有那些合规水平高、专业能力过硬的机构才能在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后的赢家。

私募排排网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月22日,管理规模在100亿元以上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数量已经降至86家,而在2024年底,这一数字还为89家。这进一步印证了私募行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的事实。

具体来看,今年以来退出百亿级梯队的5家私募机构分别为半夏投资、歌斐诺宝资产、展弘投资、远信投资和国寿城市发展产业投资。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公示信息,这5家私募机构目前的最新管理规模均在50亿元至100亿元之间。这表明,尽管它们曾经站在行业的巅峰,但如今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从公开资料来看,这些私募机构之所以“掉队”,主要是因为近年来业绩表现不佳。以半夏投资为例,其创始合伙人兼基金经理李蓓在业内颇具知名度。然而,近年来半夏投资的业绩表现却大不如前。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半夏投资旗下在该网站有业绩更新的产品年度平均收益分别为0.74%、-16.24%、0.19%,远低于之前的亮眼成绩。这导致投资人对半夏投资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甚至有投资人在社交平台公开表达了对半夏投资的不满。

同样,远信投资近年来的业绩表现也呈现下滑趋势。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该公司旗下产品年度平均收益分别为-2.25%、-9.52%和0.66%,远低于之前的水平。这进一步加剧了私募行业的洗牌速度。

面对这一趋势,沪上某私募研究员直言:“近年来市场震荡加剧,对私募的投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很多专注于成长风格或风控意识相对薄弱的头部私募在市场高点募资发行产品,但随后的业绩表现却给投资人的持有体验带来了较大影响。与此同时,一些中长期业绩稳健的私募‘黑马’逐渐受到市场关注,因此头部梯队‘换血’速度显著加快。”

事实上,不只是头部梯队,近年来整个私募行业的洗牌速度都在明显加快。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公示信息显示,截至1月22日,今年以来私募注销登记数量已达60家,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仅为34家。这进一步印证了私募行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的事实。

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也在加强对私募行业的监管力度。今年以来,多家私募因存在各种违规行为而被监管部门点名批评。例如,1月17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披露了11份纪律处分决定书,其中就包括知名私募添橙投资。该机构因存在多项违规事实而被公开谴责,并暂停受理私募基金产品备案12个月。这一事件再次提醒了私募行业合规经营的重要性。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私募行业走上规范发展之路,管理人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变为合规、投研、品牌等方面综合实力的比拼。从中短期来看,私募行业将加速洗牌;但从长期来看,一个良性生态正在加速构建,优质私募将有望分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图片及部分信息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