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截至1月25日,A股电子板块今年已有67家公司发布了机构调研纪要,显示出机构投资者的浓厚兴趣。机构调研呈现出聚焦终端、聚焦AI的新特点,对消费电子行业的复苏态势以及AI技术的快速发展持乐观态度。随着产业升级的加速推进,电子板块有望迎来更多的投资机会。

截至1月25日,A股电子板块今年已有67家公司发布了机构调研纪要,显示出机构投资者的浓厚兴趣和频繁调研活动。随着新春佳节的临近,机构投资者并未减缓调研步伐,而是更加积极地涌入电子产业链公司,探寻新的市场机遇,为节后的投资布局做好准备。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A股电子板块(按照申万行业分类)在年内已有67家公司接待了机构调研。其中,半导体板块有28家公司、元件公司有8家、光学光电子领域有13家、消费电子领域有12家,电子化学品和其他电子分类下的公司分别为3家。这一数据充分展示了机构对电子板块的高度关注。

在调研热度方面,多家公司接待了众多机构的调研。例如,水晶光电在1月内接待了6次合计236家机构的调研,国光电器1次接待了110家,广信材料则分7次接待了82家。这些数字凸显了机构对电子板块的热切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1月机构调研呈现出“聚焦终端、聚焦AI”的新特点。在被调研的半导体公司中,芯片设计公司占比高达21家,且业务多聚焦于消费电子领域。这表明,机构对消费电子行业的复苏态势以及AI技术的快速发展持乐观态度。

水晶光电在接受调研时表示,2025年对公司来说至关重要,一方面将全面开展与大客户的合作,另一方面为适应大客户多项目并行开发的要求,启动了组织和人事调整。同时,公司还透露了微棱镜项目在2024年的出货周期将提前,预示着消费电子行业的复苏态势。

兆易创新则谈及了端侧AI对存储芯片的需求增长。随着BIOS程序量代码量的不断增加,AI PC对NOR Flash提出了更大容量的需求。即便PC总量维持不变,程序量的增长也会带动NOR Flash容量的提升。公司期待AI眼镜能够发展成为与TWS相媲美的品类。

此外,全球手机、PC市场正迎来复苏。在AI大模型的推动下,业内普遍看好2025年市场的表现。AI技术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拉动电子产业进入新一轮增长的重要引擎。

近两年,AI手机、AI PC、智能可穿戴产品等逐渐落地,端侧AI成为电子产业增长的新动力。多家上市公司积极布局端侧AI领域,争相推出新产品和新技术。例如,中科蓝讯的讯龙三代BT895x芯片已完成与字节跳动旗下云服务平台火山方舟MaaS的对接,可为用户提供适配豆包大模型的软硬件解决方案。

炬芯科技也发布了最新一代基于SRAM的模数混合存内计算的端侧AI音频芯片,并已有部分客户接近终端产品量产阶段。随着AI技术向端侧设备的不断演进和落地,AIoT设备对端侧AI处理器的需求将呈现加速上升的趋势。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2024年潜在的端侧AI爆品将出现,AI眼镜成本曲线大幅下探,2025年有望成为其爆发元年。除了手机、PC、眼镜、耳机外,家电、机器人、智能车、教育办公设备、玩具等都将受益于端侧AI的发展趋势,AI嵌入将带来广泛的硬件升级。

此轮调研还显示,细分领域龙头和具有新突破、新产品的公司更受机构关注。例如,兴森科技已稳定供货800G光模块用PCB,下游客户包括国内外光模块一线厂商。深南电路则在FC-BGA封装基板产品上取得技术突破,正在进行客户认证和产能建设。

在芯片领域,澜起科技、泰凌微、美芯晟等多家被调研的公司都于近期围绕AI发布了新产品、新技术。澜起科技推出了超高速时序整合芯片,并已向客户成功送样。泰凌微则推出了新一代高度集成的芯片及基于两款芯片的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发展平台。

随着产业升级的加速推进,率先推出新产品、抢占新应用场景的公司将有望率先进入收获期。恒玄科技表示,2024年可穿戴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公司适时推出一系列智能可穿戴芯片,在智能蓝牙耳机、智能手表市场的份额进一步提升。

综上所述,A股电子板块在机构调研中呈现出聚焦终端、聚焦AI的新特点。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电子产业的复苏,电子板块有望迎来更多的投资机会和发展机遇。

机构调研电子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