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出台后,银行理财公司迅速响应,研究学习相关政策,并积极筹备参与资本市场的方案。政策优化为银行理财参与权益投资提供更多机遇,但也面临挑战,需提升权益类投研能力。

近日,随着《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的正式发布,各大银行理财公司迅速响应,纷纷召开内部会议,深入研讨并学习相关政策内容,以期把握这一历史性的市场机遇。

1月2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等部门详细解读了《实施方案》的诸多亮点。其中,银行理财参与权益投资的方式和途径得到了显著优化,预示着理财资金参与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将迎来新的飞跃。

金融监管资深专家周毅钦指出,对于银行理财公司而言,《实施方案》的出台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短期内,由于市场不确定性和风险管理等因素,银行理财在参与资本市场时或将保持谨慎态度,难以出现爆发式增长。

多家理财公司积极筹备,静候政策细则

多家银行理财公司内部人士纷纷表示,《实施方案》的提出无疑为银行理财资金入市带来了积极信号。目前,各机构正紧锣密鼓地研究和学习相关政策,同时密切关注后续的政策细则,以期在第一时间做出响应。

根据《实施方案》,银行理财将被赋予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参与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在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以及举牌认定标准方面,银行理财、保险资管将与公募基金享受同等的政策待遇。这一变化无疑将提升银行理财在资本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光大理财表示,作为A类投资者,他们将积极提升新股配售比例。一旦政策细则明确,将迅速注册网下投资者资格,优化公司内控机制和业务操作流程,筛选符合打新条件的产品,积极参与网下新股配售,以满足广大投资者的权益投资需求。

平安理财同样指出,《实施方案》为理财行业参与资本市场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持。他们将进一步加大多资产多策略的产品创设和投资布局,抓住政策契机,提升对权益市场的参与力度,充分把握国内权益市场的投资机会。同时,平安理财将持续挖掘优质资产,汇集壮大中长期资金,并建立中长期考核机制,与其他机构投资者携手共进,共同提升资本市场的投资生态。

政策机遇助力银行理财产品多元化发展

在银行理财人士看来,《实施方案》为银行理财公司在上市公司定增赛道上的展业布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这将有助于理财公司丰富资产配置结构,降低对传统固定收益类资产的依赖。

光大理财认为,定增作为一种权益类投资工具,在低利率环境下具有更高的收益潜力。同时,定增的锁定期机制有助于理财资金进行中长期投资,熨平短期市场波动的影响,实现长期稳健的收益。此外,理财资金通过参与定增还能为企业提供直接资金支持,助力实体企业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

招银理财也表示,这将推动理财行业加强权益能力建设、积极参与资本市场,并拓展销售渠道和客户群体,以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周毅钦认为,银行理财有机会直接参与优质上市公司的定增和新股申购等,这将有助于理财公司获取更高的投资回报,为投资者创造更多价值。同时,此举也将推动银行理财进行业务创新,开发更多与资本市场相关的理财产品,如权益类、混合类理财产品等,进一步丰富产品体系。

面对挑战,理财公司需提升权益类投研能力

尽管《实施方案》为银行理财资金入市提供了有力支持,但银行理财公司在参与资本市场时仍面临诸多挑战。近年来,虽然银行理财公司不断尝试投资权益类资产的相关产品,但整体规模仍然相对较小。

据中国理财网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4年)》显示,截至2024年末,理财产品投资资产合计32.13万亿元,同比增长10.56%。然而,其中投资权益类资产的余额仅为0.83万亿元,占总投资资产的比例仅为2.58%,较2023年末还有所下降。

对此,有股份制银行理财公司高管指出,权益投资能力的提升是当前银行理财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尽管权益投资是银行理财的短板,但大力发展权益类资产却是大势所趋。因此,银行理财公司需要加大在权益类投研方面的投入,提升投资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同时,周毅钦也强调,资本市场波动较大,投资风险相应增加。理财公司需要加强对上市公司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的识别、评估和控制。此外,深度参与资本市场投资还需要具备专业的投资分析、研究和管理型人才。因此,银行理财公司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为参与资本市场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文章来源:新京报,有改动但内容核心意思未变,且未删除或修改原文中的任何IMG图片相关的HTML代码和img或a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