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迅速,政策支持体系初步成型,金融机构持续打造商业可持续模式,深度挖掘数字技术潜力,打造数字普惠金融的中国样本。未来,我国将继续完善政策体系和技术平台,推动普惠金融健康发展。

我国作为全球中小微企业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超过5300万家中小微企业。然而,小微企业平均生命周期仅为2.7年,其中存活超过10年的比例更是不足2%。普惠金融,凭借其小额、分散的特性,旨在解决长尾客户的金融需求。尽管普惠金融客户经营规模较小、能力偏弱,还款来源不稳定,但抵押担保作为风险缓释手段,仍是目前的主要方式。此外,长尾客户金融需求的多样性与服务成本高昂之间存在天然矛盾。

自2013年起,普惠金融正式成为我国国家战略,国家开始积极探索构建激励相容的普惠金融发展长效机制。随着《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的相继出台,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体系初步成型。这些政策极大地提升了中小微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推动我国普惠金融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普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点工作方向,并加速了相关政策的出台。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已达到32.58万亿元,同比增长14.69%,且前三季度全国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平均利率为4.42%,较2023年下降了0.35个百分点。

为了破解普惠金融服务可得性、风险与利率的“不可能三角”,我国金融机构持续探索并打造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模式。大型银行利用全国规模化推进模式,充分发挥网点和员工数量的优势,逐步展现出高效率、高质量和低风险的特点。部分银行成立了普惠金融发展委员会,制定战略发展规划,并在各个层级设立经营管理机构。区域性商业银行则采取区域市场聚焦模式,通过服务特定地域和目标群体实现利润。而具有数字优势的新型商业银行则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供差异化服务。越来越多的大中型银行提升普惠金融部门的地位,建立专业团队和管理体系,推动普惠金融业务持续发展。

在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下,我国金融机构深度挖掘数字技术潜力,打造数字普惠金融的中国样本。随着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的不断成熟,数字技术能够以低廉的成本收集信息并触达用户,极大地降低了科技运维成本和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信用风险管理成本。这不仅实现了风险可控下的规模增长,还压降了成本、提高了盈利,从而实质性地改变了小微企业贷款的规模、成本、风险函数关系,推动了普惠金融从政策驱动和监管导向向商业可持续模式的转变。

展望未来,我国将在普惠金融取得突出进展的基础上,继续从政策体系完善、技术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升数字普惠金融生态体系。完善政策体系,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探索普惠金融与先进技术的交叉融合,明确大中小金融机构的不同定位,引导良性竞争,共同推动普惠金融的健康发展。

(作者系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