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旨在加速构建“长钱长投”市场生态体系,推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以充分把握A股市场的长期投资机会,促进资本市场稳定与中长期资金稳定回报的良性互动。

新华财经北京1月26日电(记者董道勇、刘玉龙) 中长期资金作为资本市场稳健运行的坚实后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日,中央金融办携手五大部委联合颁布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扫清障碍,加速构建以“长钱长投”为核心的市场生态体系,为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从宏观经济视角审视,A股市场已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回报潜力。据统计,2024年度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高达2.4万亿元。此背景下,《方案》明确提出推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旨在精准捕捉A股市场的长期投资机遇,进一步巩固全国社保基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在资本市场中的“稳定器”与“压舱石”地位,实现中长期资金稳定回报与资本市场稳健运行的和谐共生。

全国社保基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扩容入市,共筑A股市场长期繁荣基石

“逐步提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股票类资产投资比例”与“推动有条件地区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等《方案》中的具体措施,被多位业内专家视为A股市场的重大利好。这些举措有望为市场带来新增资金,增强市场信心,减少市场波动,提升资本市场的整体韧性。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胡继晔教授指出,社保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国社保基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扩容入市,将有力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优化资本市场运行机制,加速金融创新与证券市场的成熟。

胡继晔教授进一步强调,持续分红或进行股份回购的上市公司,往往拥有优秀的公司治理结构,这类公司更值得养老金投资,同时也对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数据彰显实力,截至2023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自成立以来年均投资收益率高达7.36%,累计投资收益额达到惊人的16825.76亿元。自2016年12月受托运营以来,地方养老基金累计投资收益额也达到了3066.71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5%。

南方基金总经理杨小松表示,全国社保基金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委托投资,对于保障居民养老、稳定资本市场、促进实体经济具有深远意义。《方案》中的系列举措,将充分发挥这两大基金在居民养老保障体系、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中的关键作用。

信安金融集团中国区首席养老金融专家孙博认为,中长期资金入市不仅将推动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也是各类中长期资金获得合理回报、实现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径。他强调,长期资金与资本市场之间存在着双向奔赴、良性互动与协同发展的双赢关系。

孙博指出,在长周期下,权益资产的回报率最高,对长期资金的增值效果最为显著。以社保基金为例,成立20多年来,其投资A股的平均年化收益率高达11.6%。

工银瑞信基金相关人士表示,《方案》有效回应了资本市场的关切,将对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推动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改善投资者预期发挥积极作用。据初步测算,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股票类资产比例提高1%,将带来约300亿元的增量资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股票投资比例提高1%,则将带来约200亿元的增量资金。

长周期业绩考核机制,确保“长钱长投”落地生根

《方案》明确提出,要细化并明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五年以上、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三年以上长周期业绩考核机制,以充分发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的专业投资优势。

胡继晔教授强调,贯彻投资的“长期主义”至关重要。长期持有权益类产品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但当持有期限延长时,股票与债券的风险趋于接近,意味着足够长的投资期限可以有效规避权益类市场的波动风险。

胡继晔教授指出,养老金的投资时间长达30至40年,因此有足够的时间来熨平股票的短期波动,同时享受股市长期向上的红利。鉴于此,考核期限若仅限于2到3年,将难以发现权益类产品的长期增值潜力,因此延长考核期限成为必然选择。

华泰证券研究所所长张继强表示,考核周期的变化将有助于全国社保基金进一步践行长期投资理念,在稳定市场波动的同时,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新质生产力、先进制造等战略产业。

张继强认为,自2021年以来,中国经济在宏观、微观、市场三个层面的转型加速,经济发展质量和可持续性显著提升。这些变化意味着A股股权风险溢价中枢的长期下移,以及中国企业盈利能力和资产负债表的中长期改善趋势,共同为A股市场的中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在这一过程中,叠加中长线资金入市的趋势,投资者应重点关注高股息和战略产业两大投资主线。

此外,《方案》还提出了“建立基金管理人、基金经理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机制,提升投资者获得感”以及“推动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规则落地,依法拓展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产品类型和投资策略”等措施,旨在进一步优化资本市场的投资环境。

胡继晔教授表示,从长远来看,权益类产品将带来更为可观的收益。在实践中,许多基金公司鼓励基金经理购买自己管理的基金份额,与投资者“同进退”,实现了激励相容,基金业绩显著提升。

相关图片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