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委联合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AI导读:
近日,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标志着中长期资金入市正式步入全面实施阶段。此举旨在增强资本市场稳定性,优化投资生态,为A股市场走出长牛慢牛行情奠定制度基础。同时,保险资金入市动力较强,预计将成为重要力量。
近日,国新办举办新闻发布会,深入阐述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相关举措与进展。据悉,1月22日,六大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中长期资金入市正式从预热阶段迈入全面落地实施的新篇章。
此《方案》的出台,在财经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券商分析师普遍认为,中长期资金的入市不仅将显著提升资本市场的稳定性,还将进一步优化投资生态,为A股市场营造更为健康、长期的投资环境。特别是保险资金,其入市的动力和诉求尤为强烈,预计将成为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重要力量。
具体而言,《方案》明确提出了引导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的目标。据申万宏源非银分析师罗钻辉的测算,我国中长期资金权益配置的上限可达15万亿元,这为A股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潜在资金来源。
此外,《方案》的落地也为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国金证券非银夏昌盛团队指出,政策积极、流动性宽松以及基本面改善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券商板块的估值和业绩有望迎来双提升。同时,他们也建议关注那些基本面更加受益权益市场回暖的券商,以及具备权益资管产品发行和管理优势的券商。
在保险资金方面,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将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增加A股投资规模和实际比例,其中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将用于投资A股。这一举措无疑将进一步推动保险资金入市,为A股市场注入更多活力。
华东某券商非银分析师对此表示,《方案》的出台有助于营造更为健康和长期的资本市场投融资环境,而30%的新增保费也体现了证监会对长期持续增配A股的期待。预计这将进一步利好红利板块估值的提升和牛市下上市险企β估值的弹性。
展望未来,随着《方案》中各项措施的逐步落地实施,中国资本市场有望迎来更加稳健、长期的发展。中信建投策略分析师陈果预测,2025年预计将带来1000亿至1660亿元的中长期增量资金。同时,公募基金改革的稳步推进、资本市场投资生态的持续优化以及央行营造的良好流动性环境等因素也将共同助力中长期资金流入A股。
在此背景下,A股市场投资者情绪正在逐步修复,市场信心有望得到进一步提振。万联证券分析师宫慧菁表示,随着企业盈利预期的改善以及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等政策效果的进一步显现,春节假期后A股市场或迎来“开门红”行情。而东吴证券分析师陈刚则认为,在流动性、产业趋势以及政策预期等多因素共振影响下,春季攻势仍然可期。
(注:本文图片及部分链接已根据要求保留,未做删除或修改。)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