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实施方案》通过优化股份回购与分红机制、扩大战略投资者范围、调整机构投资者政策及深化风险管理工具,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助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培育“长期主义”投资文化。

新华财经北京1月26日电(记者刘玉龙、董道勇)近日,为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中央金融办携手多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下文简称《实施方案》)。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章俊指出,中长期资金在培育“长期主义”投资文化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实施方案》正是为此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策略。

该《实施方案》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旨在强化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首先,通过优化股份回购与分红机制,增强市场的吸引力,为长期投资文化的形成奠定基础。据数据显示,2024年A股市场股票回购和分红金额均达到历史新高,显示出上市公司对未来发展的高度信心。股份回购不仅有助于提升ROE、优化资本结构,还能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的关注。同时,稳定的分红政策也是上市公司财务稳健的重要标志,多次分红向市场传递了积极信号,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

其次,扩大战略投资者的范围,是推动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举措。《实施方案》允许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等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与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这些资金因具有低换手率和长期持有的特性,有助于减少市场波动,促进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

再者,调整机构投资者政策,以提升市场的专业化水平。《实施方案》在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及举牌认定等方面,给予了银行理财、保险资管、公募基金等机构同等的政策待遇,这不仅降低了投资门槛,提高了资金的灵活性和容量,还引入了更多的增量资金。特别是在定向增发市场,放宽资金来源要求为净值型资金的参与创造了有利条件,为资本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最后,深化风险管理工具的应用,以增强市场的韧性。《实施方案》提出扩大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业务的操作规模,为应对市场波动提供了有力的“安全网”。这一政策不仅有效减轻了市场短期波动对长期投资者的负面影响,还促进了资本市场的稳定运行,并为中长期资金的深入参与提供了更强的保障。通过推广互换便利业务,还能有效抑制市场的非理性波动,为资本市场注入更多的稳定性。

章俊强调,《实施方案》通过政策的优化和资金质量的提升,有望推动资本市场从“短期化”向“长期化”的转型。股份回购、战略投资者扩容、机构投资者深度参与以及风险管理工具的完善等措施,共同促进了“长期主义”投资文化的培育,为资本市场注入了持续稳定的动力。资本市场生态的优化需要长期主义理念的深入,更需要政策与市场主体的共同努力。《实施方案》的实施,不仅为当前资本市场的改革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展望未来,随着一系列改革措施的逐步落地,资本市场将变得更加成熟,成为中国经济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为创新驱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持续赋能。

资本市场改革图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