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年度业绩预告揭晓,公募基金深挖投资机遇
AI导读:
随着A股年报季的到来,超过2700家公司披露了2024年业绩预告,公募基金经理深度剖析市场,关注科技、中游制造及金融领域超预期增长,灵活调整投资策略,聚焦AI、新能源等高成长领域。
【导读】A股年度业绩预告全面揭晓,公募基金深度剖析投资新机遇
中国基金报记者 曹雯璟 张玲
随着年报季的正式拉开帷幕,截至目前,已有超过2700家A股上市公司提前发布了2024年的业绩预告或快报,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业绩参考。其中,近500家公司预计业绩将呈现增长态势,这些公司主要集中在硬件设备、医药生物、半导体、汽车等前景广阔的行业中。
多位公募基金经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将重点关注2024年第四季度开始崭露头角的新增长动力,以及基本面出现积极变化的方向。步入2025年,行业板块的选择需更加细致入微,基金经理们将综合考虑行业景气度、公司业绩增速及估值水平,精心挑选具有潜力的投资标的。
深度挖掘高成长细分板块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24日,已有2750家A股上市公司对外披露了2024年全年的业绩预告。从整体业绩情况来看,上市公司间的业绩分化较为明显。具体而言,有498家公司预计业绩将实现增长,466家公司预计业绩将下滑,291家公司有望实现扭亏,而547家公司则可能首次出现亏损。从净利润的绝对数值来看,预计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限超过1亿元的公司有637家,超过5亿元的有223家,超过10亿元的有114家,而预计净利润超过20亿元的公司则达到了59家。从行业分布来看,硬件设备、医药生物、半导体、汽车等行业中的上市公司业绩预喜情况较为突出。
兴业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经理邹慧指出,他主要关注的业绩超预期方向集中在科技、部分中游制造以及金融领域。科技板块中,AI、半导体、消费电子等细分领域个股已连续多个季度实现业绩增长,未来业绩空间有望进一步拓展。中游制造方面,业绩增长点较为分散,涵盖了汽车零部件、器械设备、计算机设备、精细化工、新能源等多个领域。而在金融板块中,保险行业在2024年第四季度的增长表现尤为亮眼,券商行业也呈现出盈利反转的趋势。
宏利基金则认为,从业绩超预期的行业分布来看,主要亮点包括券商行业盈利反转、部分出口链中有竞争力的行业业绩得到验证,以及AI领域相对超预期的季报表现。
中信保诚基金吴振华表示,他的投资聚焦于泛科技方向,尤其关注安全边际较高且基本面稳定的科技龙头。他认为,AI带动的科技创新是长周期的投资机会,尽管过程中股价可能会因预期变化而波动,但中长期前景依然看好。同时,半导体自主可控同样具有长周期的投资价值。
灵活调整策略,聚焦AI、新能源等领域
对于已披露的年报数据,宏利基金表示将重点关注供给侧线索,如固定资产、资本开支等数据的披露情况。然而,当前业绩预告主要反映的是盈利增速,即供需两侧的综合情况,因此供给侧的判断较难依赖中观数据。
邹慧认为,年报更多是对过去一年景气投资逻辑的总结,数据验证的重要性相对较低。相比之下,一季报对于展望未来的投资布局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随着年报风险的集中反映和出清,市场有望迎来反弹机会。
受访机构和人士纷纷表示,将根据已披露的年报情况,灵活调整今年的投资策略。邹慧指出,在年报和年报预告披露前,他们已根据调研和研究员的深度跟踪研究,对2025年的投资进行了初步布局。待年报正式披露后,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调整。今年组合的投资逻辑和配置方向将主要围绕AI等科技创新领域,以及经济复苏预期的板块,同时关注行业基本面反转的方向,如新能源等。
宏利基金则认为,当前已披露的数据代表性不足,一方面是因为已披露年报和业绩预告的公司市值占全部A股市值的比例小于30%,信息尚不充分;另一方面是因为年报数据验证的重要性不高,不足以支撑年度投资策略的判断。他们更关注一季报数据的披露情况。
展望未来,宏利基金表示将重点关注供给压力缓和带来的投资机会,特别是新能源、电子、医药等供给率先出清的行业。同时,他们将通过一季报寻找稀缺的需求侧景气机会,并看好2025年AI领域的投资机会。
中信保诚基金研究总监吴昊也表示,他们将根据上市公司年报预披露情况,结合行业景气度、公司业绩增长和估值水平等因素,精选优质标的,控制组合风险,为投资人创造更多收益。整体来看,他们将继续关注基本面稳定或边际改善的高股息资产、盈利增长兑现产业趋势的景气资产,以及定价充分的潜在困境反转资产。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