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推动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
AI导读:
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创新优化新能源车险供给,提出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优化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丰富商业车险产品等举措。同时,“车险好投保”平台上线运行,推动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
新华财经上海1月26日电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携手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该政策旨在创新并优化新能源车险供给体系,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包括构建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合理优化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丰富商业车险产品线,以及优化商业车险基准费率等。
同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上海保险交易所联合宣布,新能源车领域专属的“车险好投保”平台正式上线运营,此平台将有效推动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的落地实施。
业内权威专家指出,这些政策举措直击新能源车险投保难、保费高昂、承保亏损等核心痛点。通过化解高风险新能源汽车的投保难题,提升车险定价的科学性,并进一步满足新能源网约车等新兴需求的保障,确保消费者能够获得充分的保险保障。
“车险好投保”平台正式上线 首批接入10家大型财险公司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鼓励保险行业构建风险分担平台和机制,为高风险新能源汽车提供可靠的保险保障。针对新能源汽车这一新兴领域快速发展但面临的高赔付风险问题,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能源汽车近年来虽快速发展,但也出现了出险率及维修成本较高、部分车辆保险风险与价格不匹配、少数车辆投保受阻、保险公司承保亏损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车险好投保”平台应运而生。该平台于1月25日10时正式上线,首批已接入人保财险、国寿财险等10家大型财险公司,预计第二批将接入约20家财险公司。该平台通过微信服务号和支付宝生活号提供服务,确保任何新能源车主在常规投保途径遇阻时,都能顺利投保,保险公司不得拒保。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强调,接入“车险好投保”平台的保险公司必须高度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确保客户服务质量和标准。严禁设置隐形障碍变相拒保、降低理赔标准和时效,以及发生“拖赔惜赔”、“区别对待客户”等不良行为。
《指导意见》还提出,将在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内,研究优化新能源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的浮动范围及规则,旨在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以风险为基础的费率形成机制。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保险研究所所长魏丽认为,当前新能源车险面临的“车主喊贵、险企叫亏”的困境,根源在于价格与风险的匹配度不足。优化自主定价系数规则,不仅赋予了保险公司更大的定价自主权,鼓励其对新能源车应保尽保;同时,也激励保险公司进行更细致的风险分类,通过保费与风险的精准匹配,降低风险池的平均风险水平,促进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优化自主定价系数 提升定价科学性
《指导意见》提出,要对新能源商业车险的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进行合理优化,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业内人士指出,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的调整,将直接影响保险公司对新能源车险的定价策略。
优化后的浮动范围将使保险公司在精准评估新能源汽车风险的基础上,提供更加精准的报价。这意味着驾驶行为良好、出险频率低的车主将能够获得更加优惠的保费;而高风险车主的保费则将相应上浮。这将有助于实现新能源车险价格与风险的更紧密匹配,提升定价的科学性,从而缓解新能源车险“投保贵”的难题。
此外,《指导意见》还提出优化商业车险基准费率,强调要充分发挥行业纯风险保费在定价中的基准作用,并完善行业纯风险保费测算调整的常态化机制。
业内人士表示,纯风险保费是车险定价的基础。未来,随着新能源新车型的不断涌现,保险行业将综合考虑新车售价、续航里程、动力性能、安全配置、车型风险分级等多种因素,常态化发布新能源车险纯风险保费。这将为保险公司提升车险定价的精准度和合理性提供有力支持。
推出“基本+变动”新能源车险组合产品
《指导意见》还提出丰富商业车险产品线,包括研究推出“基本+变动”新能源车险组合产品,以支持新能源网约车根据实际运营情况灵活投保;同时,探索“车电分离”模式汽车商业车险产品,为相关新能源汽车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保险保障。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车主利用闲暇时间从事网约车运营的情况日益增多,为了节省保费,部分车主选择以“非营运车辆”身份投保。然而,当这些车辆在载客营运期间发生事故时,保险公司往往会因其改变车辆使用性质而拒绝赔偿。针对这一问题,《指导意见》提出的“基本+变动”新能源车险组合产品将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未来,保险公司可以推出此类组合产品,允许新能源车主在为家用车投保基础险的同时,当车辆作为网约车运营时再灵活投保相应的“变动”险种。这样一来,新能源车主就能以最低的保费获得全面的保障。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有删改以适应格式要求)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