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初,上市银行在信贷业务上展现出积极姿态,通过聚焦重点区域和领域进行精准投放,确保“开门红”资产项目储备充足,投放有序。多家银行对全年资产质量普遍持乐观态度,同时积极应对息差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2025年初,上市银行在信贷业务上展现出积极姿态,通过精心布局和靠前发力,确保“开门红”资产项目储备充足,投放有序。根据近期上市银行公开披露的数据及投资者活动记录,这些银行对全年资产质量普遍持乐观态度,同时聚焦重点区域和领域进行布局。

聚焦重点区域与领域,信贷投放精准有力

中信银行在2025年元旦当天,为广西一家新能源电池企业的材料供应商提供了1亿元低成本人民币国际贸易融资,助力企业顺利采购境外原材料,满足激增的外贸订单需求。此外,该行还为福州一家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及时发放5亿元房地产开发贷款,积极落实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同时,中信银行还为深圳一家芯片研发生产公司新增1亿元信贷资金,支持其自主研发和市场开拓。此外,该行还通过线上申请快速为湖南益阳一家铝电解电容器制造企业提供了1000万元资金支持,助力其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

光大银行表示,将坚持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确保合规经营,加大信贷项目储备,保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节奏均衡。该行将重点支持“五篇大文章”“两重”“两新”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上海银行则计划结合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加快培育核心竞争力,积极拓展信贷业务。该行在上海地区将深度参与区域重大项目建设及产业布局,江浙地区将聚焦先进制造业和绿色企业,京津地区将聚焦央国企司库建设与职能改革,深圳地区将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半导体、动力电池、医疗器械等制造业产业集群和跨境贸易客群。

“开门红”信贷项目投放顺利,储备充足

苏州银行表示,2025年旺季信贷投放情况良好,项目储备规模超上年同期水平。该行已于2024年10月下旬召开2025年旺季工作动员大会,目前信贷项目储备工作正有序推进中。

杭州银行也介绍称,得益于较为充足的信贷储备,其“开门红”活动自2024年底开始以来,贷款投放情况好于上年同期。该行将在稳步提升贷款占比的同时,持续优化信贷投放结构,资源向科创、实体制造业等战略性板块倾斜。

成都银行表示,将深入挖掘有效信贷需求,加快推动储备项目的转化,保持信贷合理增长和均衡投放。该行将继续依托中央及省市发展战略,持续巩固政务金融业务发展优势的同时,紧跟服务实体经济、提振消费等政策导向,重点强化实体信贷业务和零售资产业务的拓展。

宁波银行围绕区域内客户金融服务需求,贷款投向以先进制造业、民营小微、进出口企业为重点,持续为广大实体企业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该行还表示,将坚持差异化的经营策略,推动银行高质量发展。

紫金银行也表示,2025年将坚守服务“三农”、服务中小、服务城乡的市场定位,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稳步推进改革转型,加强重点领域金融支持,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多家银行乐观展望全年资产质量,应对息差下行压力

多家银行表示,2025年有望保持资产质量平稳态势。例如,杭州银行预计年末不良率、拨备覆盖率等指标保持平稳,有信心保持资产质量基本稳定。上海银行则表示,将进一步加强授信全流程管理,深化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保持资产质量平稳向好。

面对息差下行压力,光大银行预计2025年该行息差仍将保持降中趋稳态势。该行将持续聚焦重点领域,跟随LPR下降前瞻动态规划业务管理策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同时合理把握贷款利率变化节奏,提升风险定价能力和水平。

此外,国家金融政策也在积极支持银行业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和金融监管工作会议均强调,要聚焦国民经济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进一步增强金融支持的有效力度、可持续性和专业化水平。机构分析认为,在资本市场价值重塑过程中,低利率环境下银行板块的红利逻辑仍是确定性较强的布局方向。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图片及链接信息已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