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度A股上市公司分红总金额创历史新高,2025年分红力度持续加大。政策引导下,上市公司多次分红风气渐成,增强了投资者信心,引导了价值投资风尚。

近年来,A股上市公司大笔分红、多次分红的趋势愈发明显,成为资本市场的一大亮点。

据统计,2024年度,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共计实施分红约2.4万亿元,回购金额达到1476亿元,两项数据均刷新了历史记录。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反映了其对投资者的回馈力度。

进入2025年,这一趋势得以延续。年初至今,已有超过150家上市公司实施了分红,相较于2024年同期的5家,增长势头显著。

业内人士指出,持续稳定的现金分红不仅能够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更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分红是展现其财务健康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方式,也是与投资者共享成长果实的重要途径。

分红金额屡创新高,巨头企业慷慨解囊

数据显示,2024年度共有3755家沪深上市公司实施了现金分红,分红总金额高达2.4万亿元,较2023年全年增长了14.7%。其中,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分红金额均超过了千亿元大关,32家公司的分红金额也超过了百亿元。这些巨头企业的慷慨解囊,无疑为市场注入了强大的信心。

从派现总额来看,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国有大行的现金分红均在百亿元以上,分别达到了492.52亿元、254.6亿元和135.16亿元。此外,五粮液、宁德时代、长江电力等知名企业也展现了高度的诚意,派现总额分别达到了99.99亿元、53.97亿元和51.38亿元。

从每股派息金额来看,表现同样亮眼。每股派息金额(税前)在1元及以上的公司有6家,五粮液、山西汾酒、洋河股份等白酒企业的每股派息金额均超过了2元,宁德时代、泸州老窖等科技企业和消费品企业的每股派息金额也颇为可观。

分红计划密集发布,提振市场信心

为了进一步强化现金分红监管,推动上市公司提高财务透明度和运营效率,新“国九条”明确提出了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实施限制大股东减持、风险警示等措施。同时,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推动提高股息率。

在这一政策导向下,2024年度已有超过千家公司发布了未来三年的股东回报规划。不少上市公司将分红比例目标定在了50%乃至70%以上。贵州茅台更是表示,未来三年的分红比例将不低于75%。这些规划的发布,无疑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为明确的预期和更为稳定的回报。

此外,不少上市公司在股东分红回报规划中进一步增强了利润分配政策的透明度及可操作性。例如,世华科技在其未来三年的股东分红回报规划中明确规定了不同发展阶段下的现金分红比例最低要求。

多次分红渐成风尚,政策引导效果显著

为了鼓励上市公司增加分红频次、优化分红节奏、合理提高分红率,证监会于2024年11月发布了《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在这一政策的积极引导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启动了一年多次分红的计划。

以三七互娱和玲珑轮胎为例,这两家公司在2024年度均实施了三次分红。其中,三七互娱更是成为了A股首家提出连续季度分红方案的公司。此外,首次中期分红的公司也在不断增加。东阿阿胶和长江电力等知名企业均在2024年度首次进行了中期分红。

这些多次分红和首次分红的现象不仅丰富了投资者的收益来源,也引导了投资者更多地转向长期投资、关注公司的基本面和长期投资价值。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经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