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年来,新三板企业纷纷踏上赴港上市之路,已有74家企业成功登陆港股市场,募资总额高达735.43亿港元。进入2025年,八马茶业、印象股份、奥克斯等知名企业也加入这一行列。这些企业在港股市场表现亮眼,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


近年来,资本市场见证了一股独特的潮流,众多新三板企业纷纷踏上赴港上市的征途,这一趋势日益显著。

据统计,自2018年以来,已有74家新三板企业成功在港股市场挂牌,包括已摘牌、持续挂牌或控制新三板企业的公司,累计募集资金高达约735.43亿港元。步入2025年,这股热潮并未减退,八马茶业、印象股份、奥克斯、健康160、大众口腔等知名企业纷纷加入赴港上市的行列,进一步丰富了港股市场的多样性。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源自新三板的企业在港股市场上的表现同样出色。泡泡玛特、思摩尔国际等明星企业,在港股市场的市值表现尤为亮眼,最新市值分别突破了1200亿港元和780亿港元大关,备受分析师和投资者的关注。去年上市的经纬天地更是走势凌厉,股价较发行价暴涨了10倍,晶科电子在上市之际也一度成为2024年度的“超购王”。

新三板企业赴港上市平均募资近10亿港元

根据瑞恩资本的统计,自华图教育作为首家新三板企业在香港递交上市申请以来,已有74家新三板企业分别通过H股、新三板+H股、红筹、红筹+VIE等不同方式在香港成功上市,募资总额高达735.43亿港元。这些企业占香港上市公司总数量(813家)的9.1%,IPO总募资额(约1.55万亿港元)的4.7%。从募资额来看,平均每家企业募资约10亿港元,其中募资额前五名的企业分别是融创服务(92.05亿港元)、思摩尔国际(81.90亿港元)、明源云(71.01亿港元)、泡泡玛特(60.09亿港元)和金力永磁(42.41亿港元)。

成功在港上市后,这些企业的估值得到了显著提升。据LiveReport大数据的统计,这些企业港股上市首日市值较新三板摘牌市值平均增长了9.85倍,其中市值增幅最大的是明源云,市值增长高达162倍,泡泡玛特、星盛商业、融创服务等企业的市值也分别实现了大幅增长。

回顾历史,2020年堪称新三板转港股的元年,共有22家企业成功登陆港交所,包括泡泡玛特、思摩尔国际等知名公司。而到了2024年,共有7家新三板企业在香港上市,募资总额达到16.88亿港元。进入2025年,新三板企业赴港上市的热潮依旧不减,1月9日,汇舸环保正式登陆港交所,成为继天图投资后又一家实现“新三板+H”的企业。

2025年港股新势力:新三板企业崭露头角

除了汇舸环保外,2025年已有近10家新三板企业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包括八马茶业、印象股份、奥克斯、健康160、大众口腔等知名企业。这些企业纷纷加入赴港上市的队列,成为港股市场上崛起的新势力。

以八马茶业为例,作为全茶类全国连锁品牌企业,其上市之路历经波折。在多次冲击A股上市未果后,八马茶业于2025年1月17日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凭借其在中国茶叶市场的领先地位和丰富的IP形象,八马茶业此次上市备受瞩目。

同样引人注目的还有印象股份,该公司以张艺谋、王潮歌、樊跃打造的《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为核心业务,自2010年3月演出至今,已经吸引了超过870万人次的观众。2025年1月15日,印象股份也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了上市申请。

此外,奥克斯电气也在2025年加入了赴港上市的大军。作为空调行业的知名企业,奥克斯电气在经历了一系列挑战后,于2025年1月15日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此次赴港IPO,奥克斯电气拟将募集资金用于全球研发、智能制造体系及供应链管理的升级等方面,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新的突破。

新三板企业赴港上市: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资深新三板评论人、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认为,今年众多新三板企业选择赴港上市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港股上市申请通道顺畅、行业包容性大、财务门槛不高以及审核流程时间可预测;二是近年来境内上市速度放缓、上市门槛较高、部分行业受限,导致很多境内企业选择港股作为上市目标市场。

青波鸣资本董事长习青青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最近一两年北交所上市数量有限,而港交所不受IPO政策调控影响,对于有意上市的企业来说,港交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事实上,在港股市场中,众多来自新三板的公司凭借出色的表现成为了市场瞩目的焦点。泡泡玛特凭借其独特的盲盒模式和丰富的IP形象吸引了大量消费者;思摩尔国际作为全球领先的电子雾化设备制造商,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经纬天地上市后走势凌厉,显示出市场对其业务模式和发展前景的认可。

泡泡玛特作为潮玩行业的领军企业,不断推出新的IP和系列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广受欢迎,还在海外市场获得了较高的认可度。其独特的盲盒模式和线上线下渠道的拓展,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份额。2024年财报发布后,泡泡玛特股价高开逾13%,第三季度整体收益同比增长高达1.25倍,海外业务营收也实现了大幅增长。

(文章来源:北证资讯,经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