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四大上市险企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净利润预计合计较上年同期增加逾1000亿元。业绩增长得益于“资负”两端发力、资本市场回暖以及保险业务结构优化等多重因素。展望2025年,保险行业发展前景可期,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1月24日晚,保险行业再传捷报,中国人寿与中国人保相继发布业绩预增公告,预示着保险巨头们在2024年度取得了显著财务增长。中国人寿归母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约122%至144%(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而中国人保的归母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75%至95%。加之此前已宣布业绩预增的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四家A股上市险企2024年度净利润合计预计将超过上年同期逾1000亿元大关。

具体来看,中国人保初步测算显示,该集团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预计介于398.53亿元至444.07亿元之间,同比增长显著。中国人寿方面,依据初步测算数据,其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预计将达到1023.68亿元至1126.05亿元,同比增长亦十分强劲。而中国太保与新华保险的业绩预增公告同样释放出积极信号,分别预计归母净利润将实现55%至70%和175%至195%的同比增长。

上市险企之所以能够交出如此亮眼的年度答卷,主要得益于“资负”两端的共同发力以及自去年三季度以来的资本市场回暖。四家险企均表示,2024年度总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增加,成为推动净利润显著增长的关键因素。此外,保险业务结构的优化和规模的持续增长也为净利润的增长贡献了力量。

谈及业绩增长的具体原因,中国人寿强调其坚持资产负债匹配原则和长期稳健投资理念,成功把握市场机会开展跨周期配置,持续推进权益投资结构优化。中国人保则提到,集团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深入推进降本增效,积极把握资本市场机会。新华保险和中国太保同样受益于资本市场回暖和保险业务结构的优化。

值得一提的是,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以及资本市场回暖对险企业绩的拉动作用不容忽视。新金融工具准则下,更多金融资产被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类别,市值变动直接影响投资收益并计入利润表,这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权益市场波动对利润表的影响。然而,得益于早期布局的价值股票赛道和利率下行带来的债权类资产上涨,险企们成功增厚了投资收益。

从负债端来看,险企们的保费收入同样实现了稳健增长。2024年全年,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等A股五大上市险企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8万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寿险业务和财险业务均表现出色,实现了稳健增长。

展望2025年,保险行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可期,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系列推动中长期入市的政策组合拳有望为险企资产端带来多重利好;另一方面,负债端产品结构调整情况以及资产负债联动是否顺畅仍是衡量险企发展前景的关键因素。此外,随着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的正式建立,险企们将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不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尽管挑战重重,但保险行业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在居民保障性需求上升、产品结构优化以及监管政策引导等多重因素推动下,险企们有望继续实现稳健增长。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