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春运于1月14日拉开帷幕,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到90亿人次。铁路、民航等部门采取多项措施,优化服务流程,全力保障旅客平安、有序出行。同时,针对可能出现的恶劣天气和安全隐患,各部门也在积极应对,确保春运期间的道路畅通和安全。

新华财经北京1月25日电(记者叶昊鸣、樊曦、黄垚)随着2025年春运于1月14日正式拉开帷幕,据交通运输等部门预测,春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将创历史新高,达到90亿人次。

与往年的春运相比,今年有哪些新的特点和挑战?如何确保旅客的平安、有序出行?这些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为此,新华社于1月24日推出了第十一期“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特别邀请了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王绣春、中国民航局运输司副司长商可佳、国铁集团客运部副主任朱文忠、交通运输部公路局路网管理处处长花蕾等重量级嘉宾,共同探讨今年春运的新形势与新举措。

春运盛况,历史纪录或将被刷新

春运首日,成都东站内人潮涌动,当天累计开行列车324.5对,发送旅客达20.2万人次。而在山东潍坊,汽车客运站同样热闹非凡,首日共投放线路班车928辆次,客运包车155辆次,道路运输发送旅客16161人次,同比增长1.6%。揭阳潮汕机场也不甘落后,春运首日机场起降航班258架次,运送旅客超过3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6.2%和19.7%。

王绣春在访谈中指出,从出行规模上看,今年春运总量将创历史新高,民航、铁路、公路等各种出行方式都将在不同时间点上刷新历史纪录。

据预测,春运期间全国铁路发送旅客有望突破5.1亿人次,日均1275万人次;民航旅客运输量预计突破9000万人次;自驾出行将达到约72亿人次,约占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八成。这些数字不仅彰显了春运期间中国的生机与活力,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春运期间旅游出行量预计将有明显增长。广州花城广场的春节灯会、天津的邮轮旅游市场、南京计划推出的超500个文旅活动等,都吸引了大量家庭出游。同时,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仍然是民航运输的主通道,而海南、云南等地的“避寒游”,以及黑龙江、吉林、新疆等地的“冰雪游”也备受追捧。

优化服务,保障90亿人次出行顺畅

面对如此庞大的出行人群,如何确保每一位旅客都能顺利、安全地到达目的地,成为全交通运输系统面临的一场“大考”。

铁路作为中长途旅客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在春运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朱文忠在访谈中展示了铁路在进站、中转、出站和信息等方面的改进措施,包括增加安检验证通道能力、设置绿色通道、提供便捷换乘服务、实现铁路到达旅客免安检坐地铁等,旨在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作为城市的窗口,也在春运期间推出了多项便民措施。机场在候机区设置多个中转服务柜台,并在微信小程序增加“中转管家”功能,为旅客提供中转指引、信息提示等服务。同时,民航系统也在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客服电话接听率,并针对老年人、儿童等重点群体提供便利服务。

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自驾出行已成为春运的主要方式之一。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已累计建成充电桩3.5万个、充电停车位5.1万个,以缓解新能源汽车车主的“里程焦虑”。针对春运期间可能出现的充电问题,交通运输部也在持续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并制定充电服务保障方案。

全力以赴,打造平安便捷温馨春运路

为确保春运期间的道路畅通和安全,各地区和部门都在全力以赴。湖北省在2024年春运期间遭遇大范围寒潮后,今年提前备齐人员、设备和物料,设置应急物资储备点507个,组建应急队伍542支,全力保障道路畅通。

针对可能出现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交通运输部门将与气象部门加强合作,做好气象研判分析和应急力量预置。同时,对容易积雪、结冰的重点路段加强巡查和排查,确保及时开展铲冰除雪作业。

在安全方面,交通运输部在春运开始前已全覆盖式开展交通运输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民航局也对航空公司、机场、空管等运行和保障单位提出了针对性的风险防控要求。铁路部门则对固定设施和移动装备进行全面排查,确保设施设备安全运行。

春运是亿万家庭新春团圆的重要时刻,平安出行、顺利出行是每个人的共同愿望。通过全体交通人的努力和付出,我们有信心让所有人的春运路都能更加平安、便捷、温馨。

(图片来源:新华社,文章来源:新华社)